外贸企业如何规避国际风险

2024-05-20

1. 外贸企业如何规避国际风险

1.  出口尽量采用安全的收款方式,比如前T/T,如果确实无法做前T/T,可利用出口信保将风险降到最低。
2. 出口尽量采用CIF方式成交,掌握运输主动权和货物的有权。
3. 尽量减少与政治不稳国家的交易
4. 熟悉客户所在国家的进口管制和清关政策,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5. 掌握汇率政策,规避汇率风险。

外贸企业如何规避国际风险

2. 我国外贸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战略(策略)选择

我国对外贸易的对应策略:   1.服务贸易方面:  (1)国家应建立各部门密切配合、中央和地方互动、政府和企业紧密联系的全国服务贸易协调管理机制。同时,将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充分发挥中国服务贸易协会的作用,建立境内外及时沟通的服务贸易支持网络。   (2)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采取多种形式,与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欧盟等国际组织,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组织之间建立联系,紧密合作。   (3)积极进行服务产品结构的调整,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我国应积极参与世界性的服务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国内产业结构,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4)完善服务贸易相关法规,建立服务贸易法律体系。为保证服务贸易能沿着正常、健康的轨道发展,我们应加强对CATT、GATS、WTO有关条款原则的研究,根据GATS的要求,尽快建立、健全既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目标又不违背国际法律准则的法律、法规。对服务市场准入原则、服务贸易的税收、投资、优惠条件等要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以增加我国服务贸易的透明度,使服务贸易真正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正确利用GATS的有关例外条款,制定适度的保护政策,以保护我国服务贸易的正常发展。2.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    (1)政府方面。①建立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保护前置化。政府有关部门要紧密跟踪重点出口国家和地区情况,保持信息的高度敏感,以便及时了解某贸易壁垒的动向,定期或不定期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关企业及时做好相应准备。②制定优惠措施,发展循环经济,扶持“绿色”企业发展。政府应通过优惠政策,扶持一批符合国际标准、管理先进、科技含量高的绿色环保型企业,同时淘汰一批规模小、档次低、管理水平低、环保意识差的企业。③实施标准化战略,制定与国际标准一致的国家标准和技术法规。应制订鼓励政策,统一并提高我国的技术标准,使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协调,并按照需要将这些国际标准引入我国,让生产企业在掌握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去安排生产,以使产品符合进口国要求,这对扩大出口贸易,加快对外贸易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帮助。④政府有关部门要服务和帮助企业开拓其他市场,规避贸易风险。企业还可通过劳务输出、技术输出、境外投资等多种方式,在消费国就地生产、加工,让“销售地”变“产地”,避开贸易壁垒。    (2)企业方面。①企业应强化标准化意识,采用合理适用的国际标准,严格执行标准,并将ISO9000、ISO14000等管理标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出适合自身的管理方法,从制度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品质和环保品质,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②企业要注重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提高产品以及对产品的检验检测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冲破现在技术性贸易壁垒。③企业应投入研究开发费用,生产符合外国技术标准特别是苛刻要求的先进产品,还要自觉增强环保意识,努力使自己的产品成为“绿色产品”,预防和避免贸易争端的发生。当贸易争端一旦发生,要通过政府的交涉,努力使外国政府取消其技术性贸易壁垒,将企业利益损失降到最低。  3.对外贸易摩擦方面     (1)政府方面。①我国政府充分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加强与外国的交涉。政府应充分援引WTO反倾销协议中的条款,对其他国家对我国提出的反倾销措施和调查程序进行严格的调查,并提出异议,通过双边、多边谈判,记载反倾销应诉中所作的实践,进一步澄清相关问题,据理力争,督促相关国家修订对华市场经济体制的认定标准,最终取消岐视性的对华反倾销政策措施。②建立和完善反倾销应诉机制,完善我国反倾销预警机制网络。③加强对出口竞争秩序的规范,设置合理,有效的出口经营管理机制,建立并执行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的出口制度,是减少对华反倾销诉销的有效措施。     (2)企业方面。①企业应调整战略,实行国际化经营。②要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大科技投入,不断研制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产量,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转变和以价取胜的战略转变。③企业在反倾销的过程中,应当熟悉国际惯例,依法应对反倾销,使自己由被动化为主动。

3. 国际贸易中会有哪些风险,你将如何化解或者规避这些风险

国际贸易中的风险一般有:
1.汇率风险
2.经济风险
3.政治风险
4.信用风险
5.利率风险
解决办法有:
1.合同避险法
2.远期、期货避险
3.出口信贷避险

国际贸易中会有哪些风险,你将如何化解或者规避这些风险

4. 试析国际贸易术语和国际贸易风险规避的关系

 试析国际贸易术语和国际贸易风险规避的关系
                          摘要: 风险规避是出口企业进行国际贸易时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的问题,贸易术语和国际贸易风险规避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贸易术语和某些国际贸易风险规避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国际贸易术语 货物损失风险 贸易政策变动风险 价格变动风险 收汇风险
         国际贸易术语是为了适应买卖双方相隔遥远,分属不同国家的特点而产生,明确了买卖双方的责任,费用,风险,合理运用各种贸易术语来规避国际贸易中的风险是出口企业风险管理的手段之~。
          一、贸易术语和货物损失风险规避的关系 
         《INc0TERMs2000)中对4组贸易术语的解释里都提到“风险在买卖双方之间转移,这里的“风险”指的就是货物损失的风险,如CIF术语,买卖双方风险转移的界限是货物越过船舷。采用此种贸易术语时,卖方要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为止的货物损失风险。也就是说,在货物越过船舷之前发生的全部货物损失(包括货物由工厂至仓库或者码头的运输过程中,在集装箱堆场或码头的存储过程中,由码头装船越过船舷之前时所发生的损失)由卖方负担。
         按照卖方承担的货物损失风险由小到大划分,贸易术语变化趋势依次为Exw—FCA,CPT,CIP—FAS—FOB,CFR,CIF— DAF._DEs—DEQ~DDU,DDP。出口企业在选择贸易术语的时候,首先要清楚地了解各种贸易术语的具体解释和风险转移的界限,结合贸易的现实情况,如市场情况,谈判力量对比,商品性质,运输条件等,争取采用卖方承担货物损失风险相对较小的E,F,C组术语……尽量避免采用D组术语。
         在保险公司承保范围内,积极投保,把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是有效地避免货物损失风险的一种手段,如采用CIF术语的时候,卖方可以针对越过船舷之前的货物损失风险,尤其是卖方所在地距离装运港比较远的情况下。在装船前向保险公司投‘装船前险”,也称国内运输险。针对装运港至目的港航程较远,途径国家政局不稳,沿途海盗多,气候变化大等情况,合理投保相应的国际货运险,以规避货物损失的风险。保险会增加卖方的成本,卖方在报价时,要把这块成本考虑进去。如果客人的条件许可,卖方也可以考虑改变CIF贸易术语,改用诸如FCA,CPT或CIP,这样货物风险可在货交第一承运人的时候就转移,减少了货物损失的风险。
          二、贸易术语和贸易政策变动风险规避的关系 
         国际贸易顾名思义,肯定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出口企业因此必然受到国内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如关税政策,贸易管制政策,贸易保护政策等,这些政策及其变化都会给出口企业带来风险。如欧委会2009年6月3O日发布了关于玩具安全的新指令,新指令的条款增加到了57个,具体变化内容包括更加严格的安全要求,警告标识和生产者责任,产品认证程序和成员国市场监督等,如果出口企业不熟悉上述贸易保护政策变化,提供不出相关证书,其后果就是货物进关受阻,酿成巨大经济损失。出口企业规避政策变动风险的重点在于熟悉及随时关注国内、国际相关贸易政策,能够有能力对政策的变动做出相应的调整。在贸易术语的选择时,对于DDP这样的术语,鉴于其对卖方的`超高要求(该术语要求卖方负责进口清关,要求卖方熟悉进口国清关程序和政策以及相应的变动)一般出口企业可以把它忘掉。
         另一方面出口企业应该清楚在交易所采用的贸易术语下自己承担的责任中哪些受贸易政策变动的影响较大,这种变动会导致较大风险的。如采用 FOB,CIF,CNF这样的贸易术语,出口企业必须负责出口清关,提交单据,出口企业就必须对出口许可证,配额政策,商品的检验检测和认证制度及其变动很熟悉,哪些商品要许可证,哪些商品要主动配额,哪些商品要被动配额,要和不要出口许可证和配额的商品有没有变动,申请许可证或配额的渠道,商品需要通过什么样的检测和认证,检测标准和要求有没有更新,何时提供检测,何时能拿到的检测报告,在哪检测等,你不了解这些贸易管制政策及其变动,会直接影响到出口清关是否及时、客人进口清关是否顺利,进而影响合同能够顺利履行安全收汇。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贸易术语,贸易政策对其的影响都不可能完全消除。出口企业要做到尽可能熟悉相关的国内和国际贸易政策,要注重积累和构建应对政策变动的资源,能力,渠道,比如说和客人,商检部门,相关的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密切的联系,政策如有变动,就可以第一时间了解详情,做出正确的应对之策。   
          三、贸易术语和价格变动风险规避的关系 
         出口企业签订贸易合同之后,从备货到最后交货收汇过程漫长,期间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出口企业的成交价格,最终影响订单的利润。影响成交价格的因素包括生产要素价格,生产资料价格、流通费用、汇率等,这些要素价格的变动都会影响出口企业品的成交价格。贸易术语是出口成交价格的组成部分,出口企业可以通过合理选择恰当的贸易术语来规避一些要素价格对成交价格的影响,如在国际石油价格波动比较厉害的时候或是市场好转,出口货物数量节节攀升的时候,国外运费也随之频繁变化。
         出口企业如果不能正确估算运费,就可以选择不含运费的价格术语(如FOB,FCA),把运费变动的风险转移给买方,如在本国货币不断升值的情况下,采用EXW,FCA,CPT这类术语,可以实现相对较早交货,相对应可以较早收汇,避免汇兑损失。在选择贸易术语时,出口企业觉得自己不好把握某些影响成交价格的因素时,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贸易术语,把一些不确定因素造成的风险转移给对方,自己控制能够控制的成本。
          四、贸易术语和收汇风险规避的关系 
         在国际贸易风险中,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收汇风险,能否安全收汇是业务的关键,如何规避收汇风险成为出口企业洽谈及签订合同时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贸易术语的合理选择与规避收汇风险有密切联系,以EXW术语为例,卖方在工厂(仓库)将货物交付给买方,即完成了交货。收汇方法一般有发货前付款和发货后付款。对于发货前付款,对出口企业来说最稳妥的做法是买方生产前支付预付款,发货前付清所有货款。客人一般只在最初几单或者定单金额较小的情况下,会接受此支付方式,一旦生意步入轨道或者定单金额加大,很少有客人愿意使用此种支付方式,这占用客人资金,不利于客人资金周转,损失利息,也不利于客人控制出口企业,如果发生一些意外变化,客人有更大余地应对。鉴于这些原因,客人都会或多或少的要求一部分货款放帐,这样就会出现货交了,款没收齐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出口企业可以准备风险准备金,万一剩余款项收不回来,用准备金冲抵。              

5. 怎样规避国际贸易风险

 怎样规避国际贸易风险
                         在国际贸易中,选择好交易对象是非常重要的,这是规避贸易风险的前提。一定要慎重考察对方企业的真实性,查清对方的资信情况。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怎样规避国际贸易风险,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我国企业面临的主要国际贸易风险 
         国际贸易风险主要是指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中发生的风险。目前,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类风险:
          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源于各国贸易磨擦的加剧、反倾销案件的增多以及技巧性贸易壁垒的存在。当前,世界贸易关系庞杂多变。一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贸易自由化是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速,排他性的贸易维护主义抬头。虽然关税壁垒作为维护本国市场的一种手段不断趋于透明,但许多发达国度却以技巧性贸易壁垒为手段,将国外竞争者挤出该国市场。
          操作风险 
         在国际贸易合同条款中,价格条款有其特殊的表达方式,即贸易术语。不仅如此,贸易术语作为贸易通例,还规定了贸易双方在相应环节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如何恰当地操作贸易术语显得至关重要。贸易术语的性质应与买卖合同性质相一致,合同中的有关条款应与合同性质相一致,与所使用的贸易术语在内容上坚持一致,不应有所抵触。如果我国的外贸企业不熟悉贸易术语,在国际贸易中操作不当,就很容易被不法外商所利用,从而带来不必要的纠纷,甚至会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
          汇率风险 
         与国内贸易以本币为清算对象不同,在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贸易的结算存在着本币与外币之间的折算比率问题,而且,该比率因国际外汇市场的波动而高低浮动,导致企业实际收入也随之波动,从而使企业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防备外汇风险是外贸企业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外汇汇率的波动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的外币支出业务和外币收入业务,即结汇业务。当外币升值、本币贬值时,会使实际支付的本币货款额增大,进口关税和进口增值税额增缴,这都会带来外贸企业净利润的减少。
          二、外贸企业规避国际贸易风险的策略 
          实施交易对象资信调查 
         在国际贸易中,选择好交易对象是非常重要的,这是规避贸易风险的前提。一定要慎重考察对方企业的真实性,查清对方的资信情况。
         资信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一是查看对方营业执照的正本和副本,同时核实其经营活动情况、货物情况、注册资本、法定地址和现在是否仍在合法地进行经营活动;二是考察对方资产信用的真实性和履约能力,懂得其开设的基础账户和经营管理能力。如生产加工能力、出口许可、原材料供给、货源等;三是对其主体资格要辨别清楚。如对方是以自然人身份, 或以法人身份,还是以非法人经济组织身份出现,是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还是委托代理人的身份出现;四是调查对方企业的信誉度,有无不良行为历史记载。开展资信调查非常必要,是规避国际贸易风险至关重要的一步。
          采用技巧手段转移风险 
         在国际贸易中,外贸出口企业可以采取一些技巧手段,付出一定的代价,通过让有关当事方承担风险的方法,将相关风险有效地转移出去。转移风险规避措施种类较多,外贸主体应依据贸易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转移技巧手段。
         1、恰当投保货物运输保险。国际货物运输往往路途遥远、运输时间长,许多风险隐患出现在货物流转的进程中。为了转嫁货物在运输进程中的风险损失,贸易主体有必要办理货物运输保险。投保货物运输险不仅利于进出口企业加强经济核算,而且利于进出口企业坚持正常的经营。办理投保业务时,务必注意不错保、不漏保。
         2、充分运用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信用保险是由国度提供基金,由国度认可的保险机构向出口商供给的一项非赢利性、政策性保险业务。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对象是出口业务中一般商业保险公司所不愿承保的境外买方信用风险。
         出口信用保险弥补了货物运输保险所不能涵盖的保险内容。投保出口信用险能够保障出口商安全及时收汇,确保出口企业的资金正常流转。但是,即使信用证结算,也要注意保证单证相符,证证相符。
         3、善于使用国际保理业务。在国际保理业务中,保理商供给包含对买方资信调查、百分之百的风险担保、催收应收账款、财务管理和资金融通等综合性财务服务。在以D/A、D/P、O/A等方法结算货款的国际贸易中,外贸企业可选择国际保理业务来保障货款的安全性,规避出口收汇风险。保理业务对于出口企业来讲,由于给买方客户供给了具有吸引力的付款条件,可较容易获得国外定单,促进产品出口。
          选择有效的结算方法 
         与一般的国内贸易相同,国际贸易也存在物流和资金流。如果说进口商关怀的是支付货款后能否收到合同规定的货物,那么出口商更为关怀的则是发出货物后能否收到合同中规定的货款。于是,选择同时满足双方安全的'结算方法则是至关重要的。在国际贸易中使用的主要支付方法有赊销、托收和信用证支付。
         在结算方式的选择中,一定要了解买家的贸易背景和贸易习惯,选择对的结算方式才能有效的降低贸易风险。
          切实提高出口产品质量 
         如今,国际市场的竞争已从价格的竞争转变为质量的竞争,企业应依靠科技进步,重视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运用,不断开拓新产品,在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加工深度高低工夫。面对国际间的技巧性贸易壁垒及不断提高的“国际标准”,我国出口企业要用产品质量进行反击,努力提高我国标准档次,打造品牌产品,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以规避技巧性贸易壁垒带来的政策风险。
          严格遵循国际贸易通例 
         国际贸易通例通常是由国际性组织或商业团体制定的有关国际贸易的通则、准则和规矩。它已被大多数国度的贸易界、银行界人士所熟知,并被广泛接受和应用。企业在合同的签订、货物的交付、货款的结算进程中应严格按进出口贸易的基础操作程序办事,保持利用“银行信用”完成货款的结算,正确处理好合同、信用证、单据、货物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信用证、单据之间的关系,做到“单证一致”、“单单一致”,保证货款及时清偿。
    ;

怎样规避国际贸易风险

6. 国际贸易中存在哪些风险

我之前整理了十大风险,希望对您有用~
1、不接收风险
当货物不被接收时,货物被滞留在国外港口,这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滞期费。由于距离遥远、法律制度不同等原因,这可能会是一个漫长且困难的过程。
2、财务风险
由于资不抵债导致的付款缓慢的风险。买方在收到货物后在销售协议规定的日期无法正常付款。
3、运输风险
在进出口交易中,货物的运输可能面临污染、卡死、事故、故意破坏、盗窃、丢失和破损等问题的风险。受到疫情波及导致的运力不足也可能会导致运输风险增大。
4、政治风险
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战争、内乱或革命导致的风险;
(2)不能立即获得外汇、卖方需要等待外汇的分配;
(3)政府可能会采取一些意想不到的临时行动来阻止付款。
5、质量风险
出货之后,交议付行的单据没有做到单单相符、产品属性与合同规定的产品相违背,单证质量差都有可能产生风险。
6、书面文件风险
卖方没有认真准备和完成所需文件可能会导致货物通关的延迟和取得外汇的延迟甚至重罚。书面文件可能包括运输、包装和标识需求,进口许可证和进口前外汇批准等。
7、外汇风险
卖方收到本国货币以外的货币时,就可能产生因汇率贬值带来的风险。
8、不付风险
延迟付款甚至不付款,导致坏账发生。
9、信息不对称风险
买家不愿意分享企业信息,或者信息不准确。
10、供应链变动风险
对卖家来说,原材料稳定是货物稳定的基础,供应链上游的原材料变动直接影响产品的数量、质量和价格。

7. 从事国际贸易活动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哪些?

1、价格风险,比如从工厂采购货物后遇到价格大跌,同客户签定合同后,遇到国内采购成本大涨。
2、贸易风险,进口国政治、政策风险、进口商信用风险(破产拖欠拒收)。工厂是否能按照合同约定提供货物等。
3、特定产品出口质量责任风险
4、汇率风险,简单说,本来卖1万欧元回来,可以换10万人民币,成本是9万,则挣一万。但等收到欧元后,欧元贬值,只能换9万,则不挣钱。
5、其他企业面临的共同的风险。

从事国际贸易活动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哪些?

8. 国际贸易中存在哪些风险

较之于国内贸易,目前中国公司对国际贸易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更为陌生。在国际贸易中的纠纷具有“国际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特点,与国内贸易纠纷差别巨大,这大大增加了企业从事国际贸易的总体风险。因为在国际贸易中,除了签约和履行,还涉及跨国运输、货物保险、国际支付等关键步骤,必然增加贸易纠纷的多样性。并且因为纠纷涉及外国当事人的利益,而且存在着繁多条约、公约和惯例约束着人们的贸易行为,甚至需要适用某个主权国家的法律、规定处理争议,此外,国际贸易纠纷还受国际政治形势、国家外贸政策、等客观条件变化的影响。更增加了国际贸易争议解决的复杂性。
正因为上述原因,国际贸易的法律风险也大大高于国内贸易的风险,甚至使很多人对国际贸易望而生畏。当前,随着各种竞争手段的不断更新和法律环境的变化,从事外贸的企业和个人面临的各种风险随之增加,因此,如何防范和应对外贸中的法律和业务运作风险,在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同时,逐步提高对外贸易企业和个人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和知识水平,已经成为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