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明星基金?

2024-05-08

1. 什么是明星基金?


什么是明星基金?

2. 明星基金经理又发新基金,能买吗?


3. 明星基金经理管的就是好基金吗?


明星基金经理管的就是好基金吗?

4. 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就是好基金吗?


5. 买明星基金一定好吗?

  当时我要求不高,只要收益比银行3年期定期存款利息高就行了,我原先把钱存在招行,就在招行陆续买了四个基金。此后的几个月,随着对基金的逐步了解,收益期望已经涨到每年10%以上,虽然这个期望比多数基金的实际业绩低了很多,但我想这个基金也未必每年都能有那么好收益,每年稳定有个10%就很满意了。最近发现,我投资的基金中,有两个基金的净值波动比较大,因为担心大盘调整,并且获利也还可以,我便全身而退了。
  通过几次买基金我发现,基金公司每推出一种新基金时,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凡事都往好里说。如果一时冲动,就会盲目购买。新基金将来的收益谁能说清楚?一旦买错了,就会给自己带来风险。所以,将来我还是会买明星基金。
  小言:  选明星基金是有一定道理的,过往业绩优秀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基金经理和投研团队的投资运作能力,有人说:好基金就像好学生,好学生将来学习成绩好的可能性相对更大一些。但必须指出的是,股票投资不等同于学习,股票市场热点是不断变化的,基金业绩也会呈现出波动性,每只基金都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业绩领先,所以基金公司都被要求在宣传材料上注明: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
  相对于单一基金的表现,一家公司旗下基金整体的表现更能反映出整个团队的实力,而团队实力才是影响基金长期业绩的决定性因素。国内一位知名基金经理曾表示,他所管理的基金业绩做得好,本人的贡献有30%,剩下的70%来自于研究团队。有了好的研究团队,可以保证基金公司的业绩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异,基金之间的差异,主要跟建仓的时点以及基金风格有关。对于投资者来说,你购买一家公司的某只基金,不会跟同类型的其它基金有太大差别,不是碰运气。
  基金业绩的稳健也是非常重要的,基金强调稳健的投资也是长期的投资。中国的基金市场变化很大,机会也很多。某一个季度将排名提前并不是很难的,但要维持每个季度都在前列就比较难了。如果一只基金业绩一直能够保持在相对靠前的位置,那么五年之后会成为业绩很好的基金。尤其是在新兴市场,经常是各领风骚一两年,投资是长跑,比的是耐力。

买明星基金一定好吗?

6. 买明星基金经理的基金也会亏钱的原因是什么?明星基金值得买吗?

      明星基金经理之所以会成为明星基金经理,往往是因为其出类拔萃的基金业绩,但是这并不等同于,明星基金在任何市场情况下业绩都会拔尖。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没有一位基金经理能适应所有的市场行情。      基金经理在漫长的投资生涯中积淀形成的个人风格和投资理念,是带领我们穿越牛熊的利器,但是也不意味着,明星基金经理就可以适应所有的市场行情。      如果把基金经理比作是工匠,投资风格和理念就是他们的收益,基金经理要做的就是继续打磨手艺,让管理的基金能够穿越牛熊,获取丰厚的长期回报,但是人无完人,及时是明星基金经理,也不是万能的,当投资理念与市场主导风格相匹配的时候,基金往往有较好的表现,反之,很可能基金短期业绩看起来会比较平庸。      市场受到内外部的压力作用出现连续回调,投资者可能会对手中的基金,原来看好的基金经理产生怀疑,但其实,即使是现在的十倍牛基,投资的硕果也不是顺风顺水结出来的,历史上出现过大幅回撤不在少数。      如果是买入明星基金,也需要多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理念,多一点持有的耐心,用至少1年内没有安排用途的闲钱做投资,权益类基金本身波动比较大,如果市场回调的时候刚好遇到急用钱,只能忍着亏损割肉离场,之后的上涨也和你没有关系,这方投资方式显然是不可取的。

7. 选购明星管理多只基金时要注意哪些?


选购明星管理多只基金时要注意哪些?

8. 新基金用大明星做宣传,可不可能追星入手呢?

进入2021年以来,百亿体量的爆款基金纷至沓来,“一日售罄”、“百亿认购”的产品层出不穷,配售比例不断创下新低。在2020年全年,百亿基金数量就多达40只,已经创下历年最高记录,而2020年不足一个月就出现12只,更是历史罕见。
尤其是明星基金经理产品受到各路资金的追捧,1月18日,由冯波管理的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全天认购总规模达到2398.58亿元,刷新了新基金发行的新纪录,资金认购的热情达到最高潮。
在近两年权益类基金发展的高光时刻,不少“新基民”在财富管理的大潮中涌入,面对前两年权益类基金的较高收益,面对千亿资金的疯狂买入,面对市场史无前例的投资热情,更应该在这个没有股市喧嚣、没有净值跳动的周末,沉下心扪心自问:新基金到底该不该买?“明星”要不要追?作为“新基民”,怎样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而不被人忽悠买基金?

为此,基金君向行业发出5大“灵魂拷问”:
1、为什么权益类基金受到资金的疯狂追捧?
2、明星基金经理都值得大家追吗?
3、为何作为投资专家的公募FOF,这类产品指引明确要求,不可投资1年以内新基金?
4、同一基金经理管理,该买新基金还是老基金?
5、理财小白做基金投资,该如何不被人忽悠买基金?
工银瑞信基金FOF投资部,博时基金权益投委会主任委员张龙,盈米基金研究院院长杨媛春,中融基金,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基金分析师杨晗,博时基金多元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麦静等多位基金行业机构和人士,接受基金君采访,对上述市场热点问题进行了答复。
他们认为,股市行情回暖,权益类基金赚钱,基金已经成为国民级的理财选择。但从数据研究看,“追星策略”不一定有效,投资者不要盲目追逐明星基金经理和明星产品。由于新基金运作期限较短等原因,作为“选基”专家的公募FOF就不买新基金。
不过,新老基金适合不同的市场,行业多数推荐“牛市买老,熊市买新”的理性做法。他们也推荐新入市场的基民,要多学习基金投资知识,找到匹配自己风险偏好的产品,并养成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的好习惯。
长期赚钱效应显现
基金成为国民级的理财选择
中国基金报记者: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热度高涨,爆款基金频发,市场追捧权益类新基金的原因有哪些?
工银瑞信基金FOF投资部:新发基金受到投资者追捧,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过去两年股市行情回暖,偏股基金大幅跑赢各大宽基指数,基金赚钱效应提升。
二是结构性行情下,由于机构重仓的普遍是基本面较优秀的行业龙头公司,在过去两年超额收益显著,而基金中位数收益明显高于股票中位数收益,炒股的散户收益远逊于买基的散户,导致部分股民开始通过买基金的方式参与股票市场。

博时基金张龙: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中国居民家庭资产配置转向权益资产的拐点已经到来,2019年,中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按照购买力平价调整,这一人均GDP水平相当于日本1970年代中期,往后房地产再在日本家庭资产中的配置比例逐年降低,权益资产相对房地产对居民资产配置的吸引力正在逆转。
第二,2015年股灾以后,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最多下跌了45%和70%,绝大多数普通个人投资者、私募机构的投资收益水平大幅下降,损失惨重,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打破刚兑,无法做到保本保收益,而优秀公募基金主动权益产品整体净值回撤不大,近两年又有持续大幅超越指数、超越私募和个人投资者收益水平的赚钱效应,尤其进入2020年,爆款基金频发。公募基金发展和增长的形势是喜人的,也是广大投资者对公募基金专业投研水平的认可。
但是,如果基金规模若干倍增长,基金管理水平没有跟上,后面随着市场的波动,基金持有人收益受损,这个规模增长也并不稳固。历史上看,每次大涨行情中后段的天量发行基金,也带给广大投资者和公募基金行业带来了伤害。
中融基金:最直接的原因是权益类基金的赚钱效应,2019年-2020年两年,权益类基金的涨幅相比历史数据来看比较突出,涨幅年化收益率超过30%甚至50%的品种很多,很多基金从这几年的基金投资中赚到了较多的投资收益,那么会引发持续的买基效应,这个过程中由于优秀的基金经理历史收益相对更高,那么自然会引发更多的资金争相申购或者认购。权益类基金赚钱效应的背后原因应该还是股市持续性回暖。
而对于炒股不如买基金的理念变化,目前看仍是一个表现形式,不属于原因。关于渠道忽悠的说法是不合理的,如果产品本身缺乏亮点,仅凭所谓“渠道忽悠”意义也不大。
盈米基金杨媛春:从我的角度来看,和以往一样的是,一是2019年初以来的权益牛市带来的赚钱效应,不光权益基金销售屡创新高,股市成交量也持续在高位;二是持续的货币宽松,为抗击疫情,全球央行持续放水,造成全球货币宽松。中国央行相对克制,但目前国内仍处在整体宽松的态势。
和以往不一样的是,公募基金已经成为国民级的理财选择,这么多年的投资者教育、公募基金的专业性、规范性、便利性等优势,使其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理财的首选。另一方面,销售渠道和投资者出现了稀缺性下的反向思维,监管机构从保护投资者角度,在市场火爆期间往往会限制单只基金的销售上限,基金公司也会在发行期间明确销售金额上限。
投资者和销售渠道一般会根据近期配售比例大致预估,按照计划购买金额和预估配售比例倒推实际购买金额。比如一个投资者计划买入某新基金20万,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近期的配售比例大约在10%,那投资者为了能真正配售到20万,可能会出现凑齐200万来认购的行为。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杨晗:权益类新基金受到资金热捧,主要可归功于以下几点,首先基金发行热度与市场环境息息相关,目前权益市场持续震荡上行;其次2019年、2020年权益类基金产品业绩整体出色,证实了自己的投资管理能力。
在此背景下,基金公司纷纷加快新产品布局速度,并借助公募基金可公开宣传的优势,共同助力新产品募集。
“追星策略”不一定有效
盲目追逐“明星”不合理
中国基金报记者:明星基金经理是不是都值得大家去追捧?
博时基金麦静:现在市场上的基金超过7000只,基金经理超过2000位,有的投资者可能会说我们买明星基金。
那让我们用数据来说话,看一下追星是不是一个有效的策略?假设我们每年年初都买上一年业绩排名在前十的基金,我们坚持做十年,十年下来我们得到的回报是多少呢?年化平均回报是9.18%。9.18%的回报我相信对于不少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回报水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忍受的最大下跌幅度是多少呢?是下跌47.23%,这是一个近乎腰斩的下跌,我相信绝大部分的投资人都是难以承受的。总的来看追星策略并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
面对这样的一个痛点,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是让FOF基金经理和团队来选基金。FOF基金经理和他的团队会通过专业的基金筛选,选出优质的基金,我们还需要结合对市场风格的判断,配置适合当前市场风格的基金,最后构建合适的基金组合。

工银瑞信基金FOF投资部:明星基金经理并不都值得大家追捧。基民由于缺乏必要选基知识和甄别能力,跟风买基、追逐明星成为必然,而这带来一连串问题。
一方面追逐明星策略性价比低,超额收益持续性差,而极致的业绩往往隐含极致的偏离风险;另一方面,跟风买基往往造成产品与自身风险容忍度不匹配、与现金流需求不匹配等一连串问题,造成短期频繁申赎基金,投资收益被申赎成本大量损耗。
盈米基金杨媛春:从我个人偏好而言,我喜欢热闹,但不喜欢去人特别多的地方:人特别多的地方除了热闹,可能还有踩踏。
明星基金经理现象要辩证来看待:首先,业绩好是成为明星基金经理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市场团队的推广能力、市场风格的契合都是绩优基金经理成为“明星”的其他条件。
其次,每一个基金经理都有能力边界、每一个策略都有其容量边界。从历史来看,当绩优基金经理受到市场明星般极度追捧的时候,往往也是资产价格高点的时候:即使这个基金经理长期能持续创造超额收益,然而,能有多少追捧式买入的投资者能持有到最后呢?
中融基金:实际上,明星基金经理主要是因为历史业绩优秀才成为的明星,那么我们在考察时要分析明星基金经理的风格特点,适合的市场类型,进而判断未来是否其业绩仍具有持续性。
从概率上看,会有一部分明星基金经理未来业绩仍然具有持续性的,但是不排除有些产品未必适合未来的市场环境,风险也有可能超出预期,选择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没有错,但是盲目追捧明星基金经理是不合理的。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杨晗:明星基金经理只所以出名,一般用优异的历史业绩证明了自己的投资能力。但历史业绩并不一定能代表未来能取得超额收益,通过对这些爆款产品的业绩跟踪,也证实并非所有的爆款产品均能表现优异。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