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的学院概述

2024-05-09

1.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的学院概述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是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两个一级学科的基础上组建的。学院设行政管理系、社会保障系2个系和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研究所、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亚欧研究所、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机构。同时还设有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中心和高级公务人员培训中心。学院由我国著名人口经济学家、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蒋正华教授担任院长。已培养和指导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博士生80余名,同时拥有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卫生管理3个硕士点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硕士学位点,本科生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招生。学院现共有博士、硕士研究生100多名,MPA研究生近300名,本科生200多名。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关注并致力于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学术与应用性研究,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中华人口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学院还接受联合国人口基金 、联合国儿童基金、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美国NIH基金会、美国NIA基金会、福特 基金会、麦克阿瑟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的资助,从事社会事务与公共政策领域的研究。学院将以创建中国一流的国际化、研究型学院为目标,以培养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公共管理与政策研究人才为己任,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和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的学院概述

2.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的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思路以建设公平正义、和谐发展的社会为目标,面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为主体,充分发挥西安交大的多科学的综合优势,以公共政策研究为导向、政府公共管理与服务创新为支撑,使学院成为支持和参与政府决策的知名研究与咨询机构;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导向,加强教学育人服务平台的建设;全面提升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的整体优势,使我校公共管理学科整体达到国内领先、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学科。教授及研究方向蒋正华: 博士生导师,系统工程李树茁: 博士生导师,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价朱正威: 公共治理、公共安全张思锋: 博士生导师,循环经济、社会保障吴建南: 博士生导师,政府绩效与财政管理、科技政策与创新管理孙海鹰: 环境科学、科技政策发展与管理杨东朗: 土地管理、房地产管理、项目管理高建民: 卫生经济与卫生政策雷战波: 电子政务、政府管理、供应链管理陆根书: 教育经济与管理 教育政策经济分析冯耕中: 博士生导师,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价、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靳小怡: 人口与公共政策杜海峰: 公共管理与复杂科学毛 瑛: 医疗保障精算、卫生管理与政策黎 洁: 公共政策分析、区域发展本科专业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现有行政管理和社会保障两个本科专业。在学校的重点支持下,实行本科生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招收理工科考生,学制为四年,学生毕业后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公共管理学科旨在培养具有较高公共管理素质、掌握系统的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及方法,具有较强的解决现实公共管理问题能力的专门人才。学生在完成两年基础课和公共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等多个专业方向选择。学院在本科生培养方面注重营造公共管理学科课程教育与专业训练的良好环境,并突出国际化与研究导向,旨在通过强化基础训练和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解决现实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能够胜任各级党政机关、正在快速发展的各类非营利组织(如基金会等)和部分大型企业从事管理和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本科生的培养和教育将按照“基础宽厚、支柱坚实、专业方向灵活”的 要求,致力于为高层次培养输送人才,并努力培养适应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环境的公共管理的各类人才。硕士学位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现有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三个硕士点。行政管理硕士点的研究方向为政府绩效与管理、公共治理与政策创新、科技发展与政策研究、电子政务与管理创新等;社会保障的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统计与精算、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的研究方向是卫生经济与卫生政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医疗成本测算与价格制定、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等。博士学位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培养博士生并参与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研究方向为: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政府绩效与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创新与评价。

3.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系所设置

管理科学系工业工程系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系技术经济及管理系组织管理系市场营销系会计与财务系其它科研机构战略与群体决策虚拟研究中心战略与群体决策虚拟研究中心现代化管理研究所现代化管理研究所中国管理问题研究中心中国管理问题研究中心陕西省制造业信息化战略与管理研究所陕西省制造业信息化战略与管理研究所中国管理学会技术与创新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管理学会技术与创新管理专业委员会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系所设置

4.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的下属系部

 产业与贸易经济系现有教师 22人(其中外聘教师 5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 13 人,教授7人,副教授5人,讲师7人,拥有西部地区唯一的产业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拥有产业经济专业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贸易经济学士学位授予权,培养产业经济学博士、硕士和贸易经济学本科生等不同层次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拥有西北地区唯一的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建有软硬件设施一流的西安交通大学战略产业研究中心、产业发展实验中心和中国能源研究所等教学和研究平台。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专业以知名学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冯根福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在SSCI杂志和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已在转型时期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企业理论、战略产业发展等研究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取得了一批重要学术成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培养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表现出众,已有多人成长为学界、政界和企业界的精英。贸易经济本科专业旨在培养通晓现代中外贸易经济发展理论与实务,拥有运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及娴熟的外语工具处理贸易实务的能力,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现代复合型商业高级专门人才。近年来,贸经专业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100%。 金融系设立于1978年。1988年金融学专业被中国人民银行确定为直属院校重点专业;2006年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陕西高校本科名牌专业。金融系现有教师30名:教授7名,副教授13名,其中,博士生导师8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8名,具有国外留学、访问学者25人。金融专业培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金融MBA、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研究金融学方向。现有金融理论、金融投资、国际金融、保险与精算、金融工程五个教研室。开设的主要金融学专业课程:金融学、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学、公司金融学、国际金融学、保险学、财产保险、人身保险、金融监管学、政策性金融、金融制度比较、信托与租赁、投资项目评估、国际金融实务、投资银行学、金融风险管理、证券投资分析、国际结算、银行会计等。现设有投融资研究中心、金融研究中心、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保险精算中心、金融工程中心。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项目23项;省部级课题40余项。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金融研究》等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奖、教学奖、教材奖22项。获教育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7部:《金融学》《金融监管学》《公司金融学》《证券投资学》《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经营学》《商业银行营销学》。金融学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具备金融基础理论的基础知识,掌握金融业务的操作技能,了解国内外金融法规,理解国家金融政策,具备在国内外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业务的专门人才;金融学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经济学、金融学理论基础,掌握金融研究的主要方法,了解金融理论发展的国内外前沿动态,能够独立从事金融分析和研究,具备在国内外金融机构从事业务经营和部门管理的高级人才;金融学博士阶段的培养目标:熟悉国内外金融理论最新发展,密切跟踪国内外著名金融专家的研究动态,对金融改革非常敏锐,具有对经济和金融的综合研究能力,胜任在金融机构管理、在科研部门研究、在高等院校教研的高等级创新型人才。 统计系创建于1950年,现有教师16人,是全国综合性重点大学中建立最早的院系之一,是西北地区唯一的博士点。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系主任为吴诣民教授,支部书记为邢公奇副教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几代教职工的辛勤耕耘,统计系已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师队伍,现有两个专业(统计学和数量经济学),三个办学层次(本科、硕士、博士),四个研究方向(计量经济模型与应用、经济信息分析与决策、经济分析方法与应用、经济计量分析及应用)。现已发展成为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统计学专业全国排名第6位,数量经济学专业全国学排名第6位)的学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学数量化趋势的凸显,统计作为方法论支持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各界对统计的重视前所未有,为适应社会需要,统计专业提出了“强化数理方法、突出经济统计特色的办学思路”,以“具有良好的经济学素养,坚实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熟练运用SPSS、EViews等统计软件,具备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为培养目标。以期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数据搜集、处理分析,经济检测与预警等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统计系的课程设计科学合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现了科学化和多样化。在课堂教学中,统计系的各位教授、副教授都能坚持承担本科生的教学任,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拿起课本能懂,放下课本会用”。统计系成立至今,已培养了大量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这些毕业生主要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他们凭借自己扎实的理论及实践知识,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独特的才能,很多人已成为其所在行业的中坚力量。在科学研究领域,统计系教师长期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年来先后承担了“我国企业生命周期分析”、“经济函数性数据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在《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学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出版《应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专著及教材40余部,先后有10余人次荣获省部级社会科学,软科学和全国统计科技进步奖。涌现了一批教学效果好、学术造诣高的专家学者。 西安交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现有教师20人,其中正副教授12人,讲师8人。系下设三个教研室、三个教研中心。三个教研室是:国际经济教研室、国际贸易学教研室、经营与实务教研室;三个教研中心是: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研中心、跨国公司竞争与战略研究中心以及区域经济学教研中心。我系办学层次齐全,在长期保持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教育高质量的基础上,目前还拥有国际贸易学与区域经济学两个博士点与硕士点。目前这两个学科已形成了有一定影响、老中青相结合的学科梯队。近年来,相继承担了2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承担了省部级科研课题以及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多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公开出版专著与教材10余部,获全国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获国家教委、陕西省科技进步奖各1项。国际贸易学与区域经济学两学科的发展及其特色具体如下:国际贸易学专业(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国际贸易学科成立于1985年,1990年经教育部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其后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成立独立的国际贸易学硕士、博士点。是我国少数几个最早成立国际贸易学专业并招收硕士生与博士生的专业之一。2006年,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被陕西省授予名牌专业称号。本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初步在以下三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特色为:强调国际贸易领域里的重大实践问题与理论问题研究的密切结合,研究在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贸易壁垒及其战略、风险管理、网络经济、环境政策等重大问题方面,已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2)跨国公司竞争与战略研究,特色为:强调将跨国公司发展的前沿理论研究与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实践问题研究相结合,研究在跨国零售企业一体化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已取得一批标志性的学术成果;(3)国际金融风险管理与风险投资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特色为:在信用风险管理和创业经济、风险投资等方面已形成一批标志性学术成果。区域经济学专业:本学科创建于1994年,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硕士点,2000年设立博士点,同年设立区域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曾获“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985”学科建设等项目资助,总建设经费近100万元。本专业经过数年的发展,已形成三个颇具特色的研究方向:(1)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主要从理论高度研究区域经济空间分布、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调控。此方向主要在开放经济下区域产业结构特征分析、区域经济结构转变的相图研究、广义梯度理论等方面形成了一些标志性成果。(2)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主要研究可持续的区域发展的承载力以及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强调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结合。此方向主要在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形成了一些标志性学术成果。(3)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规划研究: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及其管理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尤其侧重于研究城市房地产经济与管理、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等重大问题,因而本研究方向具有系统性、重点性与区域性的研究特色。 银行信息管理系(以下简称银管系)成立于1986年,是为了适应国民经济信息化,特别是金融信息化对金融管理人才的需要而设立的。从198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2003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本科专业为“金融信息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为金融信息化和金融工程,博士研究生在“金融学”专业下设立“金融信息化”、“可疑金融交易识别”、“金融数据挖掘”、“网络金融”等专业方向。银管系是我国在金融信息化领域唯一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培养层次的专业教学系。“银管系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9人、讲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及在读博士的教师7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7人。“金融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专业,涉及经济学、现代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旨在培养通晓经济和金融理论与实务、金融管理和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掌握金融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专门人才。其特色在于理工与人文学结合,经济与管理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专业人才。银管系自成立以来,紧密结合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领域——金融信息化开展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活动。先后承担了国家“七五”金融信息化攻关项目“金融电子化标准化总体规范”,并获中国金融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八五”金融信息化科技攻关项目“银行会计电算化总体规范”;主持国家“十五”金融信息化攻关项目“金融技术风险监管研究”;参与人民银行信息化重点项目“金融博士”多媒体系统;主持人民银行重点科研项目“银行会计核算教学软件系统”和“面向对象方法的新一代银行会计核算系统”。除此之外,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陕西省社科基金等十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发表、出版了一批在我国金融信息化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出版的主要著作有:《现代化银行信息系统概论》、《电子化银行信息系统原理》、《中国国家金融网络(CNFN)总体研究》、《电子化银行信息系统需求分析》、《金融电子化系统标准总体规范》、《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电子化银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银行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金融电子化概论》、《银行技术风险监管》、《网络金融》等。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三项。培养了一批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专业人才,在国内对该领域具有重要影响。“银管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除在专业课和选修课中增加大量实践学时外,还鼓励学生参加有利于培养自己能力和兴趣的全国性竞赛活动,自2006年起连续参加“花旗杯科技应用大赛”,每年都有1至3个代表队创入决赛,曾获得二、三等奖10项,学生们在竞赛中表现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为学校和学院争得了荣誉。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电子商务系成立于2000年4月,下设电子商务综合、电子商务经管、电子商务技术三个教研室,拥有“陕西省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重要实验室”。是教育部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协作组秘书处、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国际电子商务中国中心、陕西省电子商务研究会秘书处所在地。已同美国、芬兰、日本等多个国家建立了学术交流活动,并与国内多家企业如阿里巴巴、96128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目前电子商务系共有教师12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讲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8人,占教师人数的67%;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0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梯队优化、素质优良、具有丰富教学与科研经验的师资队伍。我系电子商务专业是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首批设立的院校之一。教学层次齐全,有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专业特色鲜明、体现了文理结合,多学科综合与交叉,实行主辅修制、拓宽专业口径,已构建起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十年来,在学校、学院各级领导的领导下、在国内外同行的支持下、在全系教师的不懈努力下,我系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承担与完成了多项国家与省部级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由《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完成的《中国大学评价》中,我院电子商务专业连续多年被评为A++专业。2004年10月我系电子商务专业被陕西省教育厅批准为“陕西省普通高校本科名牌专业”;2004年10月电子商务实验室被陕西省科技厅授于“陕西省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重要实验室”;2007年电子商务专业为被陕西省批准为“陕西省特色专业”;2007年由我系李琪教授负责的“电子商务概论”获得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2009年由我系作为主要研究成员(排名第2)合作完成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建设与创新实践》获得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9年我系学生在《第一届全国高校首届“创意 创新 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获得特等奖、2010年我系学生在《第二届全国高校首届“创意 创新 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由获得了特等奖(2名);2010年12月11日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全国高校首届“创意 创新 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 系主任: 张倩肖 教授 党支部书记: 李春米 副教授西安交大经济与金融学院经济学系成立于1994年,一直承担着经济与金融学院及学校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理论经济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经济学系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学术梯队结构合理,现有教师20 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讲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及在读博士的教师1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7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5人。经济学系教师近年来在教学、科研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国家级的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作为主持人承担了7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4项省部级课题,获得省部级以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8项。目前经济学系拥有理论经济学硕士一级学科,有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两个硕士点,下设环境、资源产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增长、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过渡问题研究和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等多学科方向。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我们定位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复合型经济学人才;在经济学教学内容的改革上,倡导先进性和科学性互相结合、现实性和前瞻性互相统一的原则;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力求充分反映21世纪对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的要求。近年来已有多人到英国、美国的一流大学进修访学,为经济学的科研、教学搭建了很好的国际交流平台。我们主要培养具有深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适合从事综合经济管理、经济政策研究、经济理论研究工作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相对于应用经济学科,它更侧重于对经济现象的理论分析,为解决经济问题提供科学的思路和方法。经济学系的学生毕业后就业去向主要是政府管理部门、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及各类工商企业、中外咨询机构等。 系主任: 邓晓兰 教授 党支部书记: 王俊霞 副教授财政系是全国综合性重点大学中建系较早的系部之一,已经有50年的历史。该系设有西北地区唯一的财政学博士点。目前已经形成合理的教师梯队,现有专职教师10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讲师3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专职教师7名。另外,为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财政系外聘兼职教授9名。近十年来财政学科长足发展,一支以财政研究方向邓晓兰博士生导师和税收研究方向李香菊博士生导师为学术带头人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财政学学科队伍已经形成。2000年以来,主持了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横向科研课题20余项,在《财贸经济》、《财政研究》、《税务研究》、《改革》、《当代经济科学》等专业权威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获省部级奖项多项。根据西安交通大学建世界一流知名大学的目标,财政学学科发展坚持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本科生主要招生方向为财政学(含税收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分为学术型与应用型两类。学术型涵盖财政政策与制度、公共投融资、税收理论与实务三个研究方向,应用型主要招收税务管理硕士。博士研究生目前招生研究方向为财政理论与政策、税收理论与制度。财政学(含税收学)本科与研究生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经济学理论基础,知悉财政管理政策与税法制度,掌握财务会计知识和技能,能够在财政、税务、投资等政府公共管理部门,以及金融、工商企业等相关经济管理领域从事财税管理、企业税收筹划、财务管理、财政税收研究工作、具备实践能力与研究能力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专业核心课程有:公共经济学、财政学、政府预算、公共债务、政府采购、税收经济学、中国税制、国际税收、税务管理与稽查、税收筹划、企业财务会计、财务管理 、财务报表分析、国有资产管理、项目评估与投资、行政管理、社会保障。

5.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下属系所

 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成立于1994年,内设有哲学研究所、心理学研究中心。 现有(截止2012年4月)教师23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9人,讲师4人。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5名,硕士生导师资格的16名。具有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哲学一个本科专业。 2008年,开始招收哲学专业本科生。2010年,哲学系获得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0年,哲学学科被评为陕西省重点学科。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的历史较长。1983年科技哲学硕士点建立;198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点建立;1994年哲学系成立;2003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建立;2008年开始招收哲学本科生;2010年,哲学系获得了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哲学系拥有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招收6个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外国哲学、美学、伦理学。重点科研方向: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信息哲学、文化与人的哲学、身体哲学。主要专业研究方向有:哲学基础理论、价值哲学、社会发展理论与人学、美学、文化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比较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系统与信息哲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 具有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具有本科、硕士、博士齐全的学科优势。目前招收6个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外国哲学、美学、伦理学。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拥有哲学一个本科专业,本专业为全日制本科,学制为四年,招收文科考生。学生修完规定的课程及学分,可授予哲学学士学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直接推荐读研究生及进一步读博士。 哲学本科主要课程设置:哲学概论、哲学基本原理、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现当代西方哲学、价值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宗教哲学、艺术哲学、逻辑学、美学、心理学、伦理学、当代社会问题研究、决策与策划、当代国外社会思潮、科学技术史、成功学、政治学、经济学、中西方文化比较等。哲学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哲学理论功底和实际应用能力,能够胜任相关的学术理论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党政机关工作及与媒体、决策、策划、咨询、管理、协调、谋略等相关的社会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本专业注重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整体协调能力等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将系统学习哲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及相关的专业知识,并接受系统的哲学思维训练、综合应用所学分析与解决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能力的基本训练以及科技、外语和计算机等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训练。在今后的3-5年里,将哲学学科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在国际哲学界具有相当的学术地位的优势学科,建成具有鲜明的特色的交大哲学学派。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成立于2004年6月。现有(截止2012年4月)教师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7人。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4人,硕士生导师资格的7人。现有社会学本科专业和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从2007年起与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社会学系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11年,被评为陕西省特色专业。重点科研领域:社会网络和社会分层;工程社会学和社会工程;经济社会学;家庭社会学与老龄化研究。社会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社会工程理论与社会政策研究、工程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发展社会学与现代化理论等。社会学系坚持理论导向的实证社会研究方向,与国际主流社会学的学术发展接轨,兼顾应用性社会政策研究,使社会学教学和研究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进入全国社会学学科排名前十名。同时,教研水平和管理方式国际接轨,向国际一流社会学系靠近。针对中国社会迅速转型以及西部地区经济大开发所带来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在保证教学和科研多样性的同时,发展出具有特色的3-4个研究领域,在这些领域达到国内一流和世界先进水平,使西安交通大学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西部乃至全国的社会学教研重镇。具有社会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主要培养具有高水平理论素养和创新性思维能力,掌握宽厚的社会学基本理论和熟练的社会调查与研究分析技能,是学生在具备观察、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及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新闻机构、社会中介组织、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社会调查与研究、政策咨询与研究、项目评估和社会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西安交通大学中文系始建于20世纪三十年代,后停办。1996年恢复建系,1997年开始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200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具有文艺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及专业学位授予权。现有(截止2012年4月)教师2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讲师7人。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3人。硕士生导师资格的13人。重点学科方向:中国戏曲与中国文学研究、长安文化遗产研究、政治文化与大众文艺传播研究、大众传媒与西部社会发展研究。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备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文艺理论素养,能在文化传播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传播、文化宣传、文字编辑和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的专业人才。建设方向:立足西部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在保证教学和科研多样性的同时,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发展具有特色的研究领域,建设富有学科特色和学术影响力的中国西部文学研究、新闻传播研究基地。 西安交通大学政治学系成立于1997年。现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级学科博士点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党史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现有(截止2012年4月)教师1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9人。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3人,硕士生导师资格的9人。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政治与廉政建设,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对外关系。政治学系承担了学校本科生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通识类课程“西方文明史专题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承担全校研究生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西安交通大学艺术系成立于2000年,2001年开始招收艺术学硕士研究生,2002年开始招收艺术设计本科生。艺术系目前有艺术设计、书法、雕塑三个本科和雕塑、油画、书法理论、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硕士研究方向。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7人。没有博士生导师。拥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7人。重点科研领域:1)形体和空间扫描技术、空间定位技术相结合建立三位数字造型艺术平台。2)将平面静态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向计算机网络的视觉设计研究和影视动画技术方向发展。建立新的艺术类学科研究方向。3)环境艺术设计研究向包括建筑造型在内的室内、室外环境、自然生态和城市人文景观在内的人类居住环境视觉整体设计方向发展。4)美术学领域,以环境雕塑艺术创作研究和油画艺术创作研究为基础,开始介入中国传统绘画创作研究和中国古代彩塑艺术研究两个领域。艺术系成立于2000年,2001年开始招收艺术学硕士研究生,2002年开始招收艺术设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每年有六个方向招生。人文学院艺术系坚持艺术创作实践为基础的艺术创作方法和理论研究的学术大方向,寻求与西安交通大学的传统和强势学科相结合的可能性与新思路,建立艺术造型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国家未来文化发展和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保护所急需的艺术造型和技术研究方向,开辟我校独具的艺术研究领域,在国内形成独特的艺术研究学科和艺术造型技术平台。具有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一批在国内知名的雕塑家、油画家、室内建筑师及学者。艺术设计专业是以我校理工学科为学术背景的特色专业,是美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未来学以及科学技术等学科相互交融的一门实用美术学科。培养掌握现代艺术设计理论、技巧、方法和高新技能,能够独立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创作、教学和研究工作,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专多能的艺术设计专门人才。 西安交通大学书法系筹备于2008年, 现有(截止2012年4月)教师5人,其中教授3人,讲师2人。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1人,硕士生导师资格的3人。重点科研领域:中国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书法生态环境;先秦书法;唐代书法;书法意象说等。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与技法并重;立足可持续发展;以培养学者型艺术家为目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学科基础,书法教学、书法史论、书法实践三位一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具有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书法艺术学者与艺术家钟明善教授。艺术设计专业书法方向以继承并弘扬交大文化艺术传统、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己任,目标是培养具有广泛的文化知识背景和艺术理论基础,掌握书法艺术理论和技能,能够进行书法创作、研究、教育、市场应用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有创新精神的精英。 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所成立于2005年5月, 现有(截止2012年4月)教师1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教师中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7人。主要承担了学校本科生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也是硕士生公共课“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马原所现有马克思主义原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和马克思主义原理、政治经济学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历史文化研究所成立于2005年5月。 现有(截止2012年4月)教师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1人,硕士生导师资格的4人。主要承担了学校本科生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古代史、中国科学技术史等历史文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现有(截止2012年4月)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讲师2人。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1人,硕士生导师资格的9人。主要承担了学校本科生政治理论课“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形势政策”课。思政所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政策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重点研究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获得国家级精品课,获得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具有两个省级研究基地“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德育中心”、“陕西省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基地”。 西安交通大学音乐教育中心成立于2011年,现有(截止2012年4月)教师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5人。重点科研领域:大学音乐教育、西安鼓乐研究、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研究。具有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学校音乐教育的专业机构。配合学校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校学生处、校团委、各书院等工作,补充和完善音乐艺术教育活动内容,加强校园文化艺术的环境建设,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校音乐艺术教育活动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为学校民乐团、合唱团提供专业艺术指导。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下属系所

6.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的发表论文

1Marriage form and fertility in rural China: an investigation in three countiesJin Xiaoyi, Li Shuzhuo and Marcus Feldman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 2006,25: 141-156.2Marriage form and age at first marriage: A comparative study in three counties in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Jin Xiaoyi, Li Shuzhuo, and Marcus FeldmanSocial Biology 2007,52 (1-2)3Marriage form and duration of post-marital co-residence with parents in rural China: Evidence from SongziLi Shuzhuo Marcus Feldman Jin Xiaoyi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2005,36(1): 1214Best Practices Research: A Methodological Guide for the PerplexedStuart Bretschneider, Frederick J. Marc-Aurele and Jiannan Wu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Theory,Lawrence: Apr 2005. Vol. 15, Iss. 2; p.3075Gender differences in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of the elderly in rural China: Evidence from ChaohuZhang Wenjuan Li Shuzhuo Marcus Feldman.Journal of Women and Aging 2005,17(3):73-896公共管理与复杂性科学白萌浙江社会科学7公共管理中复杂性科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以农民工流动研究为例白萌中国行政管理8EpiData软件与Excel软件在合作医疗监测中的运用陈钢 高建民现代预防医学 2006(5)9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个人健康状况模糊综合评价陈善平 李树茁 李淑娥 许宗岷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0运动承诺和锻炼条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陈善平 李树茁 容建中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11体育消费认知决策模型的研究陈善平 李树茁 闫振龙体育科学2006(10):82-8612基于运动承诺视角的大学生锻炼机制研究陈善平 李树茁 闫振龙体育科学2006(12):48-5513价值工程在新产品成本控制决策中的应用研究陈仲伟 雷战波 朱莹商业研究2005.514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因的实证研究崔瑞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5国际工程教育撷英(第10辑)崔瑞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6企业学习型组织职业教育与培训活动:美国的经验及启示崔瑞峰继续教育17美国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评估模式探析崔瑞锋,田东平成人教育 2008.218全球视野下欧洲工程教育项目的跨国认可与认证崔瑞锋,田东平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219美国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自我评估:内涵、范例及特点崔瑞锋,田东平,魏小艾,苗玉凤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8.120美国著名大学电气专业教育发展特点分析——基于专业使命、教育目标及结果的视角崔瑞锋,郑南宁,王兆安,齐勇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8.121公共管理中复杂性科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以农民工流动研究为例杜海峰中国行政管理22求解TSP问题的三角形编码抗体克隆选择算法杜海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3公共管理与复杂性科学杜海峰浙江社会科学24当代西方社会融合研究的概念、理论及应用杜海峰公共管理学报25基于小世界原理的模型降阶优化研究杜海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6一种基于流形距离的迭代优化聚类算法杜海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7一种基于种群熵的混沌小世界优化算法杜海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8农民工的社会网络结构分析杜海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9中国农民工社会网络的凝聚子群结构分析杜海峰社会30资本结构选择偏好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过度负债”与“财务保守”行为的实证分析封铁英科研管理,2006(6):54-6131基于杠杆效应的企业风险与资本结构选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封铁英《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5期3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测定的模型构建及应用封铁英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ISSN 1008-245X) 2008.233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综述封铁英生产力研究 2008.134门诊药房剥离对非营利性医院的影响研究高建民中国医院管理2004(10)35医疗机构门诊药房社会化经营的补偿政策研究与探讨高建民中国卫生经济2004(10)36基本卫生人力政策研究高建民中国卫生经济2006(10): 14-1637Effects of Rural Mutual Health Care on outpatient service utilization in Chinese village medical institutions:evidence from panel data高建民Health Economics38 西安市医保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效果研究高建民中国药业39西安市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群接种流感疫苗的成本效益分析高建民中华流行病学杂志40医疗机构实施“医药分离”的探索性研究高建民医学与哲学4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基金测算方法的探讨高建民统计与决策42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弹性国内外研究进展高建民现代预防医学43农村互助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季节规律研究高建民现代预防医学44农村互助医疗模式下的居民受益率与利用率高建民中国卫生经济45引入流程管理 提高护理质量高建民中国卫生质量管理46医生人力资本与劳动定价研究高建民 徐俊秀杨晓玮中国卫生经济 2005(8)47我国汉唐时期绩效考评的特色与启示高小平、陈春会、吴建南《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2期48持久收入假说与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模型研究顾景西 黎洁《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4月49我国生育保险制度改革探析胡芳肖人口学刊,2005年第2期50完善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集方式探析胡芳肖中国经济与管理51国外提高贫困人口消费水平的经验借鉴胡芳肖市长参考 2008.852完善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集方式探析胡芳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研讨会学术论文集 2008.553国外提高贫困人口消费水平的经验借鉴胡芳肖、王育宝消费经济,2007第4期54我国企业构建绿色营销体系的障碍因素分析,胡芳肖、王育宝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9期55我国政府反贫困战略及其完善胡芳肖、王育宝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第2 期56我国政府反贫困战略及其完善胡芳肖、王育宝农业经济导刊,2005年第9期57农村贫困人口适度消费的实现途径初探胡芳肖、文启湘消费经济,2005年第1期,58公司治理与多元化经营――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黄海波、李树茁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6):70-765920世纪中国失踪女性数量的估计姜全保 李树茁 费尔德曼中国人口科学2005(4)60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家庭压力和应对策略研究——基于YC县访谈的发现靳小怡人口与发展61社会网络与农民工初婚:性别视角的研究靳小怡人口学刊62人民币汇率和购买力平价关系的实证研究雷娟 张思锋统计与决策,2005.1163市政管线突发灾难预警决策支持系统构建雷战波 冯德多商业时代 2007 21期64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发展综述雷战波 姜晓芳情报杂志 2007.165基于UML的供应链危机预警支持系统的建模与开发雷战波 袁彩燕 刘二鹏系统工程2004.1266企业危机预警理论及其对我国社会危机预警的启示雷战波 赵吉博 朱正威中国行政管理2005.267区县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雷战波 周博宁城市问题 2007.368西部农村社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就业与收入分配实证研究黎洁旅游学刊2005.569陕西太白山生态旅游者特征与激励因素研究黎洁>2005年第5期70《旅游卫星帐户与旅游业的产出核算研究》黎洁《统计与决策》(理论版)2007年1月71江苏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地区经济的贡献黎洁统计与决策 2008.972隐性失业对要素产出弹性估计影响分析黎洁 朱志明《商业研究》2004年第21期2004.973我国生态旅游者的激励特征与市场细分研究黎洁 井悦铃>2005年第5期74关于陕北地区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问题的研究黎洁 乔丽霞《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4月75社会性别公平促进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在生殖健康/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领域的探索李亮(杨雪燕是第二作者)妇女研究论丛 2008.476农村社会变迁中女性对家务分工的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安徽居巢农村地区的调查研究李亮(杨雪燕是第二作者)西北人口 2008.2772007年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关爱女孩行动’专题调查研究李树茁《人口与计划生育》78中国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压力与应对——河南YC区的探索性研究李树茁《青年研究》79公共管理与复杂性科学李树茁《浙江社会科学》80一种求解多维背包问题的小世界算法李树茁《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7.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的下属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是2008年11月经西安交通大学正式批准设立的集科研、教学、国际合作交流等于一身的校级研究机构,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目前唯一专门从事信息安全法学研究的学术机构。中心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采用系统科学、数学模型等手段,挖掘信息安全法学所涉及到的政治、文化、经济、技术和社会等关系,为国家信息安全法制建设提供软科学研究,推动国家信息安全法制建设,繁荣信息安全法学学科。中心由国内著名信息安全法律专家马民虎教授担任主任和带头人。现有专职研究人员9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讲师2名,并有一批来自学术界、司法界的知名人士、学者担任兼职研究人员。在长期的科研、教学过程中,中心已经形成了以马民虎教授为核心的学术团队,整体研究水平在我国信息安全法学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并在国际相同研究领域中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自2002年以来,中心的主要人员先后承担了十余项国家级重点课题。作为国家985二期工程《网络信息社会安全政策法律研究》平台,中心研究人员还参与了中欧信息安全推进项目,翻译了大量欧盟、美国信息安全法律规范,多次参加信息安全法学研究的国际学术活动,建立了良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积累了大量重要的学术文献。中心长期致力于国内外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研究和教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研究以及信息安全领域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高层次复合型信息安全法学人才的培养。中心开设了《信息安全法研究》、《电子商务法研究》等研究生课程,并积极准备为本科生开设信息安全法学相关的全校选修课。此外,中心还拥有专门的网络交流合作平台“中国信息安全法律网”。中心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依托,坚持开放式运行模式,目前已与工业与信息化部、公安部等国家机关,国内著名高校,以及跨国企业等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中心的部分研究人员还在政府、企业等实际工作部门担任顾问。中心将致力于建设研究队伍素质最高、梯队最整齐、研究范围最广、研究成果最丰富、最能代表我国的整体研究水平、与国际上著名信息安全法律研究机构保持紧密学术关系的一流的信息安全法律研究基地,将中心建成中国的信息安全法学术交流中心,资料中心,人才培养中心,中国信息化建设决策机关、公共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等执法机关、以及企业的思想库和咨询中心,并力争成为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信息安全法律研究基地。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的下属机构

8. 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下属系部

 交通大学创立之初即建有英文一科。光绪年间先后成立专门的译书院和东文学堂,宣统3年设置西文科,下有英、德、法及拉西文等各科。1928年建立外国文学系,1943年改设为英文科,以后又改称为英语,俄语及外语教研组。西安交通大学科技英语专业于1979年正式招生,现英语系是原有的西安交通大学科技英语、西安医科大学医学英语和陕西财经学院财经英语专业合并成立的。专业特色为:立足听、说、读、写等最基本的语言实用技能,充分利用交大办学资源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又具有比较广泛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能在教育、外经贸、医药、文化、和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研究及管理工作的优秀专门人才。交大英语专业下设语言文学、商务英语、医学英语以及双语(英法、英俄、英德)等子方向。英语系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语言技能实际应用能力,多名学生在全国英语演讲、辩论、模拟联合国会议等活动中获奖,数名学生应邀去美国参加辩论培训和美国辩论比赛。英语系目前有教师27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9名,95%的教师具有硕士学位,其中已获得博士学位2人,在读博士13人,50%以上的教师曾出国学习或进修。 日语系成立于1985年,当时为西安交通大学外语系的一个专业,成立之初的名称是“科技日语专业”,目的是向社会输送优秀的科技日语人才,每年招收一个班,人数18人左右。后改称“专门用途日语专业”。1998年起开始根据需要每年从理工类考生中招收两个班,人数35人左右。本系于1989年开始招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方向硕士研究生。日语系现有教师14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名、在读博士2名、日籍教师4名;另有外籍名誉教授(名古屋外国语大学校长水谷修教授)1名,特聘教授1名),负责日语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全校各类公共日语课程的教学。本系设有日语本科专业,根据本专业的特点,主要开设以下课程:1.日语专业基础课:基础日语、综合日语、高级日语、日语听说训练、日语笔译、日语口译、日语写作等。2.日语专业技术课:日本概况、日语文言语法、日语高级阅读、科技日语、商贸日语、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日本文化、日语报刊阅读、专题讲座等。3.文理基础课:高等数学、物理学导论、现代化学、计算机类课程、体育、现代汉语、大学英语等。日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较强的日语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具有较好的理工科专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各个部门对日语人才的特殊需要。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翻译、教学与科研、商贸、管理、国际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工作,历届毕业生就业面宽,分配形势供不应求。日语专业学生可以选修各院、系开设的一系列旨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全校性选修课;品学兼优者可以享受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日语系目前与日本的早稻田大学、大阪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奈良女子大学、广岛女子大学等日本知名学府有交换留学生项目,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均有公派出国留学的机会。日语系自成立以来,曾多次举办大型学术研讨活动,先后邀请其它高校教授学者、日本著名的语言学、文学、文化方面的专家来西安交通大学做专题讲座、开展研讨;近年来,我系教师在国内外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我系多名教师还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教材建设方面也取得显著的成绩;有多人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的科研奖项。2005年6月,我系日语专业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 “陕西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再次证明了日语系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实力。日语专业学生在历届陕西省大学生日语演讲大赛中屡创佳绩,曾一度创下连续四次夺冠的辉煌。2006年10月,日语专业学生又一次夺冠,日语系也荣获团体一等奖。在第四届、第五届“日中友好中国大学生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大赛”中,我系日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连续两年获得语学方面一等奖,充分体现我校日语系走在了全国同类学科专业的前列。法语系德语系俄语系大学英语教学中心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心外国语言研究中心教学实验中心丝绸之路欧洲研究联合中心日本学研究中心跨文化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学外语学院法语系成立于2005年12月1日,其前身为外语学院俄德法系法语专业。法语系2006年成为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理事单位,2007年获准设立专业法语等级考试点。法语系的发展目标是注重教学和人才培养,兼顾科学研究。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本科法语教学及法语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中心,以其他法语教学为辅的教学体系:(一)本科法语专业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法语系于2006年开设本科法语专业,学制四年。本科法语专业课程包括通识类课程、学科类课程和实践3个环节。学科类核心课程为基础法语、高级法语、法语视听说、法语写作、法语笔译、法语口译、法国文学、法国概况、经贸法语、科技翻译、法语报刊阅读等。法语系注重学生法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法语教学环境和实践环境的建设,重视发挥西安交通大学自然科学教学优势,注重学生科技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鼓励学生辅修第二学位。法语系还积极探求与法国合作办学,为学生创造赴法学习机会。(二)硕士法语语言学专业硕士法语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为法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学制两年,采用全新的研究性教学模式。主要课程有法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法汉语言对比研究、词汇学、法语语法学、文体学、法国诗歌小说研读、论文写作等.(三)其他法语教学工作(1)2003年开设本科英语专业英法双语方向教学(法语教学连续四年);(2)常年开设英语专业硕士、本科两级法语二外必修课教学;(3)常年开设非外语专业博士、硕士公共法语二外选修课教学;(4)常年开设非外语专业本科公共法语二外选修课教学。法语系重视研究工作,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在教学方法、法汉翻译及法语语言文化等领域开展研究活动。师资队伍建设是法语系的重要工作,目前已初步形成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均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法语系积极致力于系级教学行政管理制度建设,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优良的学习、工作环境。法语系人员构成:杨洁 系主任 副教授 法国普罗旺斯大学文学硕士许苏嘉 副教授 西安外国语学院文学学士 曾在法国、瑞士进修王奕 讲师 西安外国语学院文学硕士郭琳 助教 西安外国语学院文学硕士刘维冬 助教 西安外国语学院文学硕士 留法在读博士 2006年4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110年周年校庆之际应运而生。俄语系有在职教师4人,其中该校教师3人,俄罗斯籍教师1人。俄语系2006年起招收俄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熟练的语言技能和独立的工作能力的高级俄语人才,能胜任外贸、外事、旅游、新闻、出版、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工作。俄语系承担西安交通大学各级各类俄语教学工作,其中包括:外国语学院俄语系硕士研究生俄语专业教学(每年招生1—3人);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俄双语方向俄语本科专业教学(每三年一届);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硕士研究生第二外语俄语教学;全校大学俄语教学(全校大一、大二所有以俄语作为第一外语的学生);全校硕士研究生第一外语俄语教学;全校博士研究生第一外语俄语教学;全校博士、硕士第二外语俄语教学;全校本科学生俄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大面积公共选修课俄语教学。根据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发展规划,俄语系正在稳步而有效地进行着自身学科建设与发展。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