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有哪些内容?

2024-05-13

1. 财政政策有哪些内容?

财政政策的内容包括: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政策、预算收支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投资政策、财政补贴政策、国债政策、预算外资金收支政策等。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财政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它是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国家意志上的反映。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又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工具。一切剥削阶级国家的财政政策都是为着维护其超经济的剥削关系。
当其统治者处于上升时期时,往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采取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财政政策。但随着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财政政策会变得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扩展资料:
财政政策需主动适应“逆周期调节”的要求,通过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找准“加力提效”的发力点,做好当前经济工作,更好应对风险挑战。
一是实施增加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在扩大最终消费方面,要加大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力度,更好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公共服务,并有效解决教育、育幼、养生、医疗、文化、旅游等产业所遇到的发展瓶颈;要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落实好专项附加扣除的各项标准,增强消费者的消费能力。
在引导中间产品的消费、扩大投资等方面,要推进企业所得税改革,创新和试点投资抵税机制,推动机器设备采购等生产性投资;
实施推广“支持制造业企业依法按程序进行厂房加层、厂区改造、内部用地整理及扩建生产、仓储场所,提升集约化用地水平,不再增收地价款”的政策,推动工业企业厂房改造等固定资产投资;
通过政府的相关支持基金,更好与金融机构协作,开展仓单质押业务,支持和促进存货投资,便利企业资金流转。
二是实施提升收益率的财政政策。对生产领域实施全面减税,全面提升企业的经营主动性、效率性。生产领域的全面减税既包括减少生产环节的税收,也包括减少与生产活动相关联的收入性税收。
可考虑将增值税作为直接的生产性税收继续按照“三档税率变两档、多层税负相趋同”的方向进行改革,继续降低税率;
企业所得税改革应坚持“实际受益、市场公平”的原则不断深化减税安排,在总体保持现行税率水平的情况下,以鼓励创新、加大生产性投资和推进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大幅度增加税前扣除的内容,并针对中小企业继续探索降低税率水平的条件和范围;
个人所得税改革应在取得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向家庭综合征收、按功能属性细分管理收入种类的方向推进。与此同时,需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特别是要着力开展相关政策应用于财政资源配置和政府采购管理的实践。
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安排,更好融合政府采购市场与普通商品市场;提升政府购买服务的效率和能力,充分借助市场力量、坚持公平竞争,形成政府购买服务融合和参与现行市场体系的态势。
三是实施提升信用水平的财政政策。保持市场融资环境的基本稳定,需要增加信用水平,财政政策就是提升信用水平、开展风险转换的主体力量。
需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为载体,通过担保“总对总”、再担保“国对省”和投资“上对下”的业务安排,有效推动基金的商业金融机构股东、地方政府的再担保公司和地方所属的担保机构积极开展业务,
为实体经济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增信服务,并坚持低担保费用水平的保本微利经营原则;
以风险补偿和降低风险贴水为方向,通过设立政府补贴、开展政府贴息或组建政府风险补偿基金的方法,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适当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风险贴水水平。
四是实施优化资源配置的财政政策。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做好有效出清“僵尸企业”和低效存量、扩大优质和高效增量的财政政策安排。具体包括:
推动有效出清存量,在“去产能”进入稳定期后,以优化资产配置和转移职工就业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后期工作,可考虑建立“去产能”后期扶持资金;
促进有序扩大优质增量,针对相关市场领域,在坚持竞争的基础上,对其中高效、优质的符合政策导向的主体,实施财政奖补安排(后补助)。
五是实施提升有效供给能力的财政政策。总体包括支持企业创新和完善市场组织两个方向,即:提升科研条件的共享能力,优化国家创新体系的布局和结构,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
加大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市场的组织性、效率性和可识别性,为市场差异化竞争和政府综合性监管提供服务。以此为基础,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在坚持现行机制和做法的同时,立足于社会资本方增量分享和风险自担的原则,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新型关系和组织模式。
还要看到,相关财政改革和政策设计还需符合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方向和要求。从可持续的角度看,务必要精准把握财政宏观调控的“度”,借力市场、补位市场,同时做好对公共服务的可持续性保障。
从成体系的角度看,在做好生产性全面减税安排的同时,亦应建立相关有效平衡机制,保障财政安全,既能满足政策目标,又能保障减税的长期性和规范性。从有效率的角度看,要坚持财政改革和宏观调控政策间的统一性、协调性和有序性,避免不必要的政策内耗和效力抵消。
从防风险的角度看,既要推进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的扩大专项债券发行,又要规范政府举债机制,强调政府债券是政府举借债务的唯一形式,强调隐性债务全面纳入监控管理,在风险和收益相平衡的基础上扩大政府债券发行,推进债券的质押流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政政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积极财政政策如何“加力提效”

财政政策有哪些内容?

2. 财政政策的内容包括哪些?

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财政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那么财政政策的内容包括哪些呢?
  
  1、 内容包括: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政策、预算收支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投资政策、财政补贴政策、国债政策、预算外资金收支政策等。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2、 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
 
  3、 例如减少税收可以刺激消费,增加政府的支出能够刺激生产,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4、 国家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所采取的经济、法律、行政措施的总和。经济措施主要指财政杠杆;法律措施是通过立法来规范各种财政分配关系和财政收支行为,对违法活动予以法律制裁;行政措施指运用政府机关的行政权力予以干预。
 
  5、 财政政策手段的选择是由财政政策的性质及其目标所决定的。财政政策的阶级性质和具体目标不同,所采取的手段也不同。
 
 关于财政政策的内容包括哪些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3. 财政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财政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4. 财政政策的内容有哪些

财政政策的内容包括: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政策、预算收支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投资政策、财政补贴政策、国债政策、预算外资金收支政策等。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财政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它是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国家意志上的反映。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又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工具。一切剥削阶级国家的财政政策都是为着维护其超经济的剥削关系。
当其统治者处于上升时期时,往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采取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财政政策。但随着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财政政策会变得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扩展资料:
财政政策需主动适应“逆周期调节”的要求,通过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找准“加力提效”的发力点,做好当前经济工作,更好应对风险挑战。
一是实施增加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在扩大最终消费方面,要加大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力度,更好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公共服务,并有效解决教育、育幼、养生、医疗、文化、旅游等产业所遇到的发展瓶颈;要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落实好专项附加扣除的各项标准,增强消费者的消费能力。
在引导中间产品的消费、扩大投资等方面,要推进企业所得税改革,创新和试点投资抵税机制,推动机器设备采购等生产性投资;
实施推广“支持制造业企业依法按程序进行厂房加层、厂区改造、内部用地整理及扩建生产、仓储场所,提升集约化用地水平,不再增收地价款”的政策,推动工业企业厂房改造等固定资产投资;
通过政府的相关支持基金,更好与金融机构协作,开展仓单质押业务,支持和促进存货投资,便利企业资金流转。
二是实施提升收益率的财政政策。对生产领域实施全面减税,全面提升企业的经营主动性、效率性。生产领域的全面减税既包括减少生产环节的税收,也包括减少与生产活动相关联的收入性税收。
可考虑将增值税作为直接的生产性税收继续按照“三档税率变两档、多层税负相趋同”的方向进行改革,继续降低税率;
企业所得税改革应坚持“实际受益、市场公平”的原则不断深化减税安排,在总体保持现行税率水平的情况下,以鼓励创新、加大生产性投资和推进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大幅度增加税前扣除的内容,并针对中小企业继续探索降低税率水平的条件和范围;
个人所得税改革应在取得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向家庭综合征收、按功能属性细分管理收入种类的方向推进。与此同时,需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特别是要着力开展相关政策应用于财政资源配置和政府采购管理的实践。
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安排,更好融合政府采购市场与普通商品市场;提升政府购买服务的效率和能力,充分借助市场力量、坚持公平竞争,形成政府购买服务融合和参与现行市场体系的态势。
三是实施提升信用水平的财政政策。保持市场融资环境的基本稳定,需要增加信用水平,财政政策就是提升信用水平、开展风险转换的主体力量。
需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为载体,通过担保“总对总”、再担保“国对省”和投资“上对下”的业务安排,有效推动基金的商业金融机构股东、地方政府的再担保公司和地方所属的担保机构积极开展业务,
为实体经济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增信服务,并坚持低担保费用水平的保本微利经营原则;
以风险补偿和降低风险贴水为方向,通过设立政府补贴、开展政府贴息或组建政府风险补偿基金的方法,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适当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风险贴水水平。
四是实施优化资源配置的财政政策。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做好有效出清“僵尸企业”和低效存量、扩大优质和高效增量的财政政策安排。具体包括:
推动有效出清存量,在“去产能”进入稳定期后,以优化资产配置和转移职工就业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后期工作,可考虑建立“去产能”后期扶持资金;
促进有序扩大优质增量,针对相关市场领域,在坚持竞争的基础上,对其中高效、优质的符合政策导向的主体,实施财政奖补安排(后补助)。
五是实施提升有效供给能力的财政政策。总体包括支持企业创新和完善市场组织两个方向,即:提升科研条件的共享能力,优化国家创新体系的布局和结构,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
加大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市场的组织性、效率性和可识别性,为市场差异化竞争和政府综合性监管提供服务。以此为基础,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在坚持现行机制和做法的同时,立足于社会资本方增量分享和风险自担的原则,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新型关系和组织模式。
还要看到,相关财政改革和政策设计还需符合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方向和要求。从可持续的角度看,务必要精准把握财政宏观调控的“度”,借力市场、补位市场,同时做好对公共服务的可持续性保障。
从成体系的角度看,在做好生产性全面减税安排的同时,亦应建立相关有效平衡机制,保障财政安全,既能满足政策目标,又能保障减税的长期性和规范性。从有效率的角度看,要坚持财政改革和宏观调控政策间的统一性、协调性和有序性,避免不必要的政策内耗和效力抵消。
从防风险的角度看,既要推进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的扩大专项债券发行,又要规范政府举债机制,强调政府债券是政府举借债务的唯一形式,强调隐性债务全面纳入监控管理,在风险和收益相平衡的基础上扩大政府债券发行,推进债券的质押流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政政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积极财政政策如何“加力提效”

5. 财政政策包括什么

法律分析:财政政策手段是国家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所采取的经济、法律、行政措施的总和。财政政策手段的选择是由财政政策的性质及其目标所决定的。财政政策的阶级性质和具体目标不同,所采取的手段也不同。主要有,税收、公共支出(包括财政补贴)、政府投资、公债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扣缴义务人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第二十六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直接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也可以按照规定采取邮寄、数据电文或者其他方式办理上述申报、报送事项。第二十八条 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征收税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农业税应纳税额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核定。

财政政策包括什么

6. 财政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财政政策工具是政府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所选择的操作手段,主要包括:
(1)税收调节。税收既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实施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以税收作为政策工具,可以通过改变税率、税收总量和调整税收结构来实现政策目标。一般来说,降低税率、减少税收都会导致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和国民产出的增长,反之则下降。因此,在总需求不足时,可采取减税措施来抑制经济衰退;在需求过旺时,可采取增税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
(2)国债调节。相对于不可轻易变动的税收来说,国债是一种较为灵活、较为便捷的财政政策工具。运用国债工具可以实现以下目标:调节社会总需求,发行国债会减少企业和居民的可支配资金,缩小社会总需求,而偿还国债,将增加企业收入和居民的可支配资金,扩大社会总需求;涮节国民收入的使用方向,国债可以对企业和居民收入进行再调整,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特定的经济建设;国债发行以后还可以进入证券市场转让和流通,成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进或卖出国债,操作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给水平。
(3)财政投资。财政预算内投资,是国家集中财力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直接的资金投入。它既可以调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也可以调节国民经济的结构。
(4)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某种特定需要,用财政资金直接资助企业或居民的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方式,属于国家财政的转移支付。财政补贴分为三大类:企业补贴,即为了支持某些政策性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而给予的补贴;价格补贴,包括对职工的副食品补贴、粮食补贴、房租补贴等;社会救济,指国家对那些生活有特殊困难的贫困地区和个人,给予无偿的财政资助。
希望采纳

7. 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财政政策是政府利用财政预算案,透过税收以及政府用于消费和投资的公共开支达到某些宏观经济目标的方法。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财政政策!接下来,我就和大家介绍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其内容包括:
   
      ◆社会总产品
   
      ◆国民收入分配政策
   
      ◆预算收支政策
   
      ◆税收政策
   
      ◆财政投资政策
   
      ◆财政补贴政策
   
      ◆国债政策
   
      ◆预算外资金收支政策等
   
      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财政政策的行程发展   
      财政政策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制约,国家不可能大规模组织社会经济生活。奴隶主和地主阶级的财政政策主要为巩固其统治地位的政治职能服务在资本积累阶段和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统治者一般都推行掠夺性财政政策,以加速资本积累的过程。
   
      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实行简政轻税、预算平衡的财政政策,以利于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激化,政府的经济职能逐渐增强,财政政策不仅为实现国家政治职能服务,而且成为政府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
   
      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产生,财政政策成为调节经济、挽救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常常在经济萧条时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加快经济复苏;在经济高涨时期,则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减少社会总需求,延缓经济危机的来临。
   
      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国家集中了全体人民的意志,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能自觉地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制定财政政策。一方面促进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一方面组织和协调社会经济生活,为巩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服务。
         财政政策的种类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将财政政策分为自动稳定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的。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制度本身存在一种内在的、不需要的政府采取其他干预行为就可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动调节经济运行机制。这种机制也被称为财政自动稳定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所得税自动稳定作用。在经济萧条时,个人和企业利润降低,符合纳税条件的个人和企业数量减少,因而税基相对缩小,使用的累进税率将对下降,税收自动减少。因税收的减少幅度大于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的下降幅度,税收便会产生一种推力,防止个人消费和企业投资的过度下降,从而起到反经济衰退的作用。在经济过热时期,其作用机理正好相反。另一方面,是政府福利支出的自动稳定作用。如果经济出现衰退,符合领取失业救济和各种福利标准的人数增加,失业救济和各种福利的发放趋于自动增加,从而有利于抑制消费支出的持续下降,防止经济的进一步衰退。在经济繁荣时期,其作用机理正好相反。
   
      (2)相机决策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行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在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中,美国实施的罗斯福-霍普金斯计划(1929-1933)、日本实施的时局匡救政策(1932年)等,都是相机决策财政政策选择的范例。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具体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汲水政策是指经济萧条时期进行公共投资,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使经济恢复活力的政策。汲水政策有四个特点:第一,它是以市场经济所具有的自发机制为前提,是一种诱导经济恢复的政策;第二,它以扩大公共投资规模为手段,启动和活跃社会投资;第三,财政投资规模具有有限性,即只要社会投资恢复活力,经济实现自主增长,政府就不再投资或缩小投资规模。补偿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的从当时经济状况反方向上调节经济景气变动的财政政策,以实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在经济萧条时期,为缓解通货紧缩影响,政府通过增加支出,减少收入政策来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增加社会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反之,经济繁荣时期,为抑制通货膨胀,政府通过财政增加收入、减少支出等政策来抑制和减少社会过剩需求,稳定经济波动。
   
      2、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来划分的.
   
      (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主要措施有:增加国债、降低税率、提高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2)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主要措施有:减少国债、提高税率、减少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3)中性财政政策(又称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
   
      手段
   
      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
   
      例如减少税收可以刺激消费,增加政府的支出能够刺激生产,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国家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所采取的经济、法律、行政措施的总和。经济措施主要指财政杠杆;法律措施是通过立法来规范各种财政分配关系和财政收支行为,对违法活动予以法律制裁;行政措施指运用政府机关的行政权力予以干预。
   
      财政政策手段的选择是由财政政策的性质及其目标所决定的。财政政策的阶级性质和具体目标不同,所采取的手段也不同。
     
     看了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的人还看:
   
    1. 财政政策包括什么 
   
    2. 财政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3. 2017年财政政策内容 
   
    4. 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有哪些 
   
    5. 财政政策包括哪些工具 
   
    6. 财政政策的行为主体是什么 
   
    7. 财政政策特点

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8. 财政政策的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