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氏染色步骤?

2024-05-10

1. 瑞氏染色步骤?


瑞氏染色步骤?

2. 瑞氏染色的步骤

瑞氏染色的步骤如下:(1)铅笔作标记,将血涂片平放在染色架上,蜡笔划线可防液体外溢。(2)血涂片自然干燥后,滴瑞氏染液(A液)数滴覆盖血片,染约1min。(3)滴加稍多体积的缓冲液,用吸耳球将其与染液吹匀,染约5分钟。(4)慢慢摇动玻片,然后用细的自来水流从玻片的一侧冲去染液(不要先倒去染液再冲水),待血片自然干燥后(或用滤纸吸干),即可镜检。

3. 瑞氏染色步骤

瑞氏染色法:
 
为了观察细胞内部结构,识别各种细胞及异常变化,血涂片必须进行染色。
血涂片的各种染色方法大多是罗氏染色法衍变而来。目前常用瑞氏染色法。

【目的】掌握血涂片的染色方法。

【原理】
把已制成的血细胞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
用复合染料染色。
其着色的原理包括物理
吸附及化学亲和作用。
不同种类的细胞及同一细胞的不同成分及不结构,
对酸性及碱性染料
的结合能力不同,因而使不同种类的细胞染成不同的颜色,呈现各自的特点。

【器材】我们今天的器材是:载玻片、推片、吸耳球、显微镜。

【试剂】
 
1
瑞氏染料

由酸性染料伊红(eosin,E)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ethylene 
blue,M|+)组成的复合染料。
 
★亚甲蓝(又名美蓝)为四甲基硫堇染料,有对醌型和邻醌型两种结构,通常为氯盐,即氯化美蓝。美蓝容易氧化为一、二、三甲基硫堇等次级染料(即天青)。
 
★伊红通常为钠盐。
 
★将适量的伊红,美蓝溶解在甲醇中,即为瑞氏染料。
 
甲醇的作用:一是溶解美蓝和伊红ME,使其解离为M+和E+,后两者可以选择性地吸附于血细胞内的不同成分而使其着色;
二是具有很强的脱水作用,可固定细胞的形态,当细胞发生凝固时,蛋白质被沉淀为颗粒状或者网状,增加细胞结构的表面积,提高对染料的吸附作用,增强染色效果。

2
瑞氏染液的配制:取瑞氏染料1.0g、甲醇600ml、甘油15ml。

操作如下:将全部染料放入清洁干燥的乳钵中,先加少量甲醇慢慢地研
磨(至少半小时),以使染料充分溶解,再加一些甲醇混匀,然后将溶解的部分倒入洁净的棕色瓶内,乳钵内剩余的未溶解的染料,再加入少许甲醇细研,如此多次研磨,直至染料全部溶解,甲醇用完为止。再加15ml甘油,密闭保存。这只就是我们配制的I液。

说明:新鲜配制的染液偏碱,染色效果较差,经在室温下贮存一定时间,美蓝逐渐转变为天青B后方可使用,这一过程称染料成熟。放置时间愈久,天青愈多,染色效果也就越好。但必须盖严瓶口,以免甲醇挥发或氧化成甲酸。染液中也可加中性甘油3ml,防止甲醇挥发或氧化,同时也可使血细胞染色较清晰,但我们所用的甲醇必须纯净。

II液:又称磷酸盐缓冲液(PH6.4-6.8),包含磷酸二氢钾0.3g,磷酸氢二钠0.2g、蒸馏水加至1000ml。
配好后用磷酸盐溶液校正PH,如无缓冲液可用新鲜蒸馏水代替。
也可用蒸馏水代替。

3
染色:①血涂片自然干燥后,用蜡笔在两端画线,以防染色时染液外溢。随后将玻片平置
于染色架上,滴加染液3-5滴,使其盖满血涂片,大约1分钟后,滴加等量或稍多的II液,
用吸耳球轻轻混匀。
②冲洗:染色5-10分钟用流水染液,待干。
 
③结果观察,
将干燥后的血涂片置显微镜下观察。
先用低倍镜观察血涂片,
再用油镜。

瑞氏染色步骤

4. 瑞氏染色的介绍

瑞氏染色是目前最常用而又最简单的染色方法。瑞氏试剂中之酸性伊红和碱性美蓝混合经化学作用后,变成中性之 伊红化美蓝,久置后,经氧化而含有天青。此三种染料分别和细胞核及浆中的NH3+和COO-等结合,使细胞核及胞浆着色。由于系中性染料,又有缓冲液调节酸碱度,所以细胞受染后,蓝红等颜色都较适中,核染质、胞浆及其中之颗粒显色较为清楚。

5. 瑞氏染色的染液配制

 用 甲醇作瑞氏 染料溶剂,即成瑞氏染液。甲醇是瑞氏染料良好溶剂,有两种作用:( 1 )甲醇使瑞氏染料中美蓝( M )与伊红( E )在溶液中离解,可使细胞成分选择性吸附其中的有色物质而着色。 在配制的瑞氏染液中美蓝如放置过久即可氧化而含有天青,美蓝天青与伊红化合物能使核染成紫红色,但不能使胞浆染为蓝色,多余 美蓝就可以 使胞浆染成蓝色,染色主要是化学作用,是离子彼此结合的反应。( 2 )甲醇具有强大的脱水力,可将细胞固定在一定形态及增加细胞结构的表面积,提高细胞对染料吸收作用,同时由于甲醇吸附染色液中的水,使染色液升温,加速染色反应。瑞氏染液配制:瑞氏染料 830gm 或 1g甲醇( AR ) 500ml 或 600ml先称干燥(事先放入温箱干燥过夜)瑞氏染料放置乳钵内, 用乳棒轻轻 敲碎染料成粉末,再行研磨至听不到 研芝麻声 即呈细粉末,加少许甘油或甲醇溶解研磨,使染料在乳缸内显“一面镜”光泽,而无染料粉粒沉着,再加较多量甲醇研磨呈一面镜光亮,静置片刻,将上层液体倒入 一 清洁储存瓶内(最好用甲醇空瓶),再加甲醇研磨,重复数次,直至乳钵内染料及甲醇用完为止,摇匀,密封瓶口,存室温暗处,储存愈久,则染料溶解、分解就越好,一般储存 3 个月以上为佳。 1) 缓冲液作用:染色对氢离子浓度是十分敏感的,据观察 pH 值的改变,可使蛋白质与染料形成的化合物重新离解。 缓冲液须保持 一定的 pH 使染色稳定, PBS 的 pH 一般在 6.4~6.8 ,偏碱性染料可与缓冲液中 酸基起 中和作用,偏酸性染料则与缓冲液中的碱基起中和作用,使 pH 恒定。2) 缓冲液配制( pH6.4~6.8 ,弱酸性):配方 1 : 配方 2 :1% KH 2 PO 4 30ml M/15 KH 2 PO 4 73.5 ml1% Na 2 HPO 4 20ml M/15 Na 2 HPO 4 26.5mlH 2 O( 新鲜 ) 加至 1000ml置室温黑暗处,瓶口密封,防止霉菌污染,如有污染则应报废。

瑞氏染色的染液配制

6. 瑞氏染色的理化原理

瑞氏染料是由碱性染料美蓝( Methvlem blue )和酸性染料黄色伊红( Eostm Y )合称伊红美蓝 染料即瑞氏 (美蓝-伊红Y)染料。伊红钠盐的有色部分为阴离子,无色部分为阳离子,其有色部分为酸性,故称伊红为酸性染料。美蓝通常为氯盐是碱性的,美蓝的中间产物结晶为三氯化镁复盐,其有色部分为阳离子,无色部分为阴离子,恰与伊红钠盐相反。

7. 瑞氏染色是细胞化学染色的一种吗


瑞氏染色是细胞化学染色的一种吗

8. 瑞氏染色与瑞特染色的区别

您好
瑞士染液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溶解于甲醇而成。不同的细胞由于所含化学成分不一样,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因此,①细胞中的碱性物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及嗜酸性粒细胞的嗜酸性颗粒等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成红色,这种碱性物质物质又称为嗜酸性物质。②细胞中的酸性物质,如淋巴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的碱性颗粒等与碱性染料亚甲蓝结合染成蓝色,这些酸性物质成为嗜碱性物质。③中性粒细胞的中性颗粒呈等点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染成淡紫红色,成为嗜中性物质。【摘要】
瑞氏染色与瑞特染色的区别【提问】
您好
瑞士染液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溶解于甲醇而成。不同的细胞由于所含化学成分不一样,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因此,①细胞中的碱性物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及嗜酸性粒细胞的嗜酸性颗粒等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成红色,这种碱性物质物质又称为嗜酸性物质。②细胞中的酸性物质,如淋巴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的碱性颗粒等与碱性染料亚甲蓝结合染成蓝色,这些酸性物质成为嗜碱性物质。③中性粒细胞的中性颗粒呈等点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染成淡紫红色,成为嗜中性物质。【回答】
瑞士染色步骤:1)标记血涂片2)加瑞士染液:待血涂片干透后,用蜡笔在两端画线,以防染色时染液外溢。然后将血涂片平放于染色架上,滴加染液3~5滴。3)加缓冲液:约1min后,滴加等量或稍多的缓冲液,轻轻摇动血涂片或用洗耳球对准血涂片加液处轻吹,使染液充分混合。4)冲洗染液:染色5~10min后,用流动的蒸馏水从血涂片一端冲去染液,约30s以上。染片背面用纱布擦净后,待干。 5)判断染色结果:在正常情况下,良好的染色结果血膜外观为淡紫红色;低倍镜下,细胞分布均匀;红细胞呈粉红色,少见染色颗粒,血细胞无人为形态如空泡。白细胞胞质能显示各类细胞的特有色彩,白细胞核染成紫红色,染色质和副染色质清晰,粗细松紧可辨。【回答】
注意事项:1)血涂片先要做好标记。 2)必须待血涂片干透后才加染液。3)要注意染液与缓冲液的比例。4)加缓冲液后,要使其与染液充分混匀。5)染色时,血涂片正反要分清楚。6)冲洗时要用流动的水从玻片一端冲。7)染色过程中要把握好时间。8)染液不可过少,以防蒸发干燥染料沉着于血片上难冲洗干净.9) 染色时应注意保护血膜尾部细胞,不能划掉.因为体积较大细胞常在此处出现.
瑞士染色主要适用于观察细胞形态的血涂片的染色。【回答】
而瑞特染色法是在罗曼诺斯基染色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亚甲蓝-伊红等对骨髓和血涂片进行染色的方法。【回答】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