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币的历史

2024-05-09

1. 北海币的历史

 抗战前,国民党政府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发行的钞票作为法定货币(简称法币)代替银元、铜元,各省也都先后发行了地方流通券作为法币的辅币在地方流通。山东国民党政府官僚们为了弥补自身财力的不足,中饱私囊,成立了山东省的地方银行--山东民生银行,发行了民生票。由于法币发行主要是元以上的大额票,市场上又发生了小辅币短缺现象。当时金融呆滞,各种纸币纷纷出笼,连一些县、镇的商会、大小商号都可以出钱贴子,代替货币流通,各种各样的票子,造成了货币市场的极度混乱。抗战开始后,沈鸿烈继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为了印造钱钞方便,他将印钞机搬进了他的部下--投敌叛国的伪山东中部民团司令陈三坎的驻地,私自印发民生票。1940年秋,日伪又将印民生票的全部器材运到济南,随意印发。在货币上日、伪、顽同流合污,在全省各地发行的各种票券达27种之多,他们用来向群众强购棉花、粮食等物资,不择手段地向群众榨取财物,而群众再用这些票子买他们的东西则买不出来,要求兑换又不允许,实际上成了废纸,使群众遭受了重大损失。日寇占领华北后,成立了伪联合准备银行,发行伪联银券,妄图以此取代法币,并利用法币套取法币作为外汇,到国际市场上购买物资,以达其以战养战的目的。他们先后在济南、青岛、烟台等地设立了伪联银行机构,伪联迅速在沦陷区普及,并侵入我抗日根据地。在货币金融方面,我抗日根据地处于敌伪顽的包围与多角斗争之中。在此情况下,我抗日根据地曾一度采取了坚决保护法币,严禁使用伪币,对敌展开了货币战。 1938年3月8日中共掖县(今山东莱州市)县委举行了武装起义,在总指挥郑耀南(1908--1946年,山东掖县人)的率领下,攻克了掖县县城,枪毙了汉奸县长刘子容,组建了“胶东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成立了山东最早的抗日民主政府“掖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了财经委员会。为了安定市场秩序,扭转金融混乱局面,加强军政建设,抵制日伪货币,拟4月筹建北海银行,由郑耀南委托原青岛中鲁银行总经理张玉田(山东掖县人)负责筹建工作。初期的北海银行是公私合营性质。1938年8月初发行了掖县版的北海银行币,票面上的“北海银行”四字为原青岛中鲁银行职员邢松岩所书,发行的壹角、贰角以掖城火神阁为主景,伍角以掖城鼓楼为主景,壹元以掖县抗日民主政府院为主景,四种票面的右下角签有“振元”二字,说明这四种纸币是掖县人邓振元设计绘制的,掖县版北海银行币在青岛光华制版社制版后,由掖县同裕堂印刷局用道林纸石印。这是最早的一批北海银行币,因其发行量少、流通范围小及流通时间短,实物得以流传至今的极少,因此所有加盖“掖县”的北海银行币均较珍罕。1938年8月15日在黄县成立了以蓬莱、掖县、黄县抗日根据地为基础的“北海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曹漫之(1913---1991年,山东荣成人)任专员。随后北海银行总行设在掖县,蓬莱、黄县各设办事处,张玉田为总行经理,陈文其为总行副经理兼黄县办事处主任,这一时期的北海银行币仍用“掖县版”票券,但在印刷颜色及号码加盖上作了改变,且没有加盖“掖县”地名,便于在“北海公署”所辖的三县范围内流通。1938年12月1日北海银行在掖县城内举行了规模隆重的开业仪式,银行开业不久,日伪武装大举进攻掖县,1939年1月16日掖县失陷。张玉田率北海银行职员仓促转移至黄县,黄县失陷后又向蓬莱转移,在蓬莱的北沟张玉田投靠驻在莱阳境内的国民党山东省第八区第三旅旅长赵保原(1904--1946年,字玉泉,山东蓬莱人),同时他将职员疏散。北海银行暂时停业,其初期活动随之告一段落。1939年4月中共中央批评山东取消了“北海公署”及北海银行,5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胶东工作的指示》,提出了创建胶东抗日根据地及发展地方武装的有关方针与政策。根据中共山东分局的指示,胶东区党委克服了重重困难,于1939年8月在胶东区莱阳、招远交界处的张格庄(今山东莱西市)恢复北海银行建制,任命陈文其(1895---1988年,山东龙口人)为行长,9月在掖县成立东海地区印钞厂(即后来的胶东印钞二厂),开始印制发行胶东版北海银行币,仍用掖县版票券,改为加盖“胶东”地名,并且在号码、印章及刷色上作了变化。随着我抗日根据地的扩大,掖县版壹元券分别加盖了“东海、南海、南、北”分区域流通。1940年6月1日在寿光成立了清河北海银行,发行了加盖“清、清河”的该券,同时在临淄县的许家庄筹建清河印钞厂,1941年3月迁至博兴县,不久迁至广饶,1942年2月的“辛庄事件”(辛庄村长叛变,印钞厂全部人员被俘)后,清河印钞厂又在垦利县惠鲁村重建,在极为困难的战争环境中陆续印制发行加盖“清河”的北海银行币。1940年8月北海银行总行在鲁中地区的临沂县青驼寺(今山东沂南县)成立,由山东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财政处长艾楚南(1901---1987年,陕西米脂人)兼任行长,洒海秋(1904--1971年,山东泰安人)参与北海银行总行的创建工作,从1941年4月以后一直担任北海银行副行长。总行成立后即着手筹建印钞厂,于1941年春印钞厂在沂水县大梁峪村开工生产,首批印制了伍角高楼、壹元火车、伍元天坛等加盖“山东”的北海银行币。总行成立前后,清河北海银行改为北海银行清河分行,王有山(山东泰安人)任分行行长,继续发行加盖“清河”的北海银行币;胶东北海银行改为北海银行胶东分行,陈文其任分行行长。1941年8月文登印刷所并入东海地区印钞厂,同年底改称胶东印钞二厂,但所印制的北海银行币还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1941年底在栖霞成立胶东印钞一厂,同时印制发行加盖“胶东”的北海银行币。□北海银行币的发行是在与敌伪及法币的斗争中进行的,较其它地区成功的是胶东区在1942年8月基本上建立了以北海银行币为本位币的统一货币市场。抗战胜利后,胶东印钞一厂、二厂及山东制版厂合并为胶东印钞厂,1948年初改称北海银行印钞三厂,发展成后来的济南第二印刷厂,印制胶版第一套人民币(较著名的红、蓝火车与大桥即其印制)。1941年7月冀鲁边分行成立,分行行长张耀曾(河北盐山县人),8月在乐陵县筹建冀鲁边印钞厂,1942年8月迁至河北的海兴县,陆续印制发行加盖“冀鲁边”的北海银行币。1941年7月滨海区成立办事处,王子芹任办事处主任,1942年2月在莒南筹建滨海印钞厂,9月滨海办事处改为滨海分行,王子芹(山东临淄人)任分行行长,陆续发行加盖“滨海”的北海银行币。鲁南区在1942年秋开始设办事处,耿荆山为办事处主任,不久办事处改为支行归滨海分行领导,1944年7月成立鲁南分行,分行行长耿荆山(山东金乡人),1946年1月任志明(陕西米脂人)调任分行行长,鲁南区初期不印制钞票,所发行的钞票是从滨海分行调来的。□1944年冬在平邑县的天宝山区建立了鲁南印钞厂,开始印制发行加盖“鲁南”的北海银行币,抗战胜利后鲁南分行由农村迁至滕县城,鲁南印钞厂印制钞票不到一年即与鲁中印钞厂合并,所有加盖“鲁南”的北海银行币均较珍罕。1943年初鲁中形式恶化,3月北海银行总行迁至滨海区,滨海分行并入总行,1943年4月总行迁出鲁中后成立鲁中分行,贾洪(山东泰安人)任分行行长,1944年夏鲁中行署副主任马馥塘兼任鲁中分行行长,1945年8月刘涤生继任分行行长,陆续发行加盖“鲁中”的北海银行币。□1943年秋冀鲁边分行与清河分行在垦利县合并成立渤海分行,渤海行署财政处长王有山兼任分行行长,1944年底王子芹继任分行行长,冀鲁边印钞厂同时并入清河印钞厂,成立渤海印钞厂,印制发行“渤海”的北海银行币,因战事1944年春迁至沾化县,抗战胜利后迁至利津县城。□这一时期总行发行的山东版北海银行币及各分行发行的北海银行币均仅限各区域流通使用。抗日战争胜利前后是北海银行发展的鼎盛时期,各印钞厂也得以发展壮大,主要工作也由农村转移至城市,北海银行总行又从滨海区迁回鲁中区,原鲁中分行并入总行,新成立的鲁中分行进驻博山,滨海分行改为直属分行。从1944年8月开始总行发行的山东版北海银行币由鲁中区扩大至鲁中区及鲁南区。随着抗日根据地的全面建立, 1945年8月开始北海银行币开始在山东不分区域等价流通。1946年底陈穆率华中银行及其印钞厂北撤山东,在中共华东局的统一领导下,华中银行与北海银行合并。1947年8月16日陈穆(1910---1996年,江苏南京人)接替艾楚南继任北海银行行长。1948年10月5日起山东的北海银行币与华北的冀南银行币、晋察冀边区币固定比价互相流通,11月16日又宣布北海银行币与华中银行币等价流通。这一时期的北海银行币均不加盖地名,便于山东以外的地区流通。1948年12月1日,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在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但因工作的需要,北海银行继续营业,1949年1月底开始回收北海银行币,2月初开始停止发行北海银行币,4月北海银行进驻济南,陈文其继任行长,至11月1日改称中国人民银行山东分行,北海银行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宣告结束。

北海币的历史

2. 北海币的介绍

抗日战争期间,我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通过发行北海币,建立起独立自主的货币市场,战胜了敌伪在货币金融上的侵蚀和掠夺,从而稳定了根据地的经济,安定了人民生活,支援了战时财政和解放区经济的恢复发展,也有力地支援了战争的胜利。经历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两个历史时期,其全部活动具有“战时金融”和“地方金融”的特点。北海银行所发行的纸币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山东革命根据地的主币,在解放战争时期成为山东解放区乃至华北、华中解放区的本位币。北海银行为山东革命根据地与解放区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3. 北海币的发行史

1938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扩大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要有计划地与敌人发行伪币及破坏法币的政策作斗争,允许被隔断区域设立地方银行,发行地方货币,由国家银行办理低利借贷,协助生产事业的发展及商品流通。中共山东省委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和当时山东货币金融的混乱状态,决定建立我抗日根据地自己的银行,整顿货币金融,加强抗战的经济力量。首先在胶东建立起了北海银行,继而又在抗日根据地发行了北海币。北海银行最初是在胶东特委和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的支持下,由第三军司令部投资,在蓬莱、黄县(龙口)、掖县(莱州)三县联合招股创立起来的。因三县地处北海地区,定名为北海银行,因此,发行的钱币称为北海币。1938年秋,首先在掖县发行了一角、二角、伍角、壹元四种票面的北海币。1939年春,因刘黑七及日伪军进犯,北海银行即行停止。1939年8月,北海银行又重新开张。1940年秋,胶东北海银行改称山东北海银行胶东分行。1941年后,随着根据地的扩大,相继建立了北海等支行。1942年夏,各根据地都公布以北海币为本位币,限制法币流入,并在比价上提高了本位币币值。1943年春,北海银行总行由鲁中迁到滨海地区。滨海区宣布自1943年7月21日起停用法币,北海币迅速占领了市场,从而有力地打退了伪币的侵入,彻底清除了法币通货膨胀的影响,粉碎了敌人利用货币掠夺我解放区物资的阴谋,迫使伪钞与法币贬值在40倍以上。北海币的发行,使我党在货币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使根据地的物价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稳定,为全省北海币统一创造了条件,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海币的发行史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