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的管理

2024-05-20

1. 简析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的管理

简析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的管理
                   
   【摘要】资本运营管理是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对中小企业的资本运营的管理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公司提供科学的资本运营管理策略,合理安排中小企业营运资本,推动公司良性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 资本运营 管理
 
   一、资本运营概论
 
   所谓资本运营,是指以利润最大化和资本增殖为目的,以价值管理为特征,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对企业的有形和无形资产进行综合有效运营的一种经营方式。资本运营实施的实质是在产权界定清晰的基础上,从企业所有者的角度出发,强调企业可以支配的一切资源按资本化运作方式进行重组和优化配置,使有限的资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中小企业的发展目前状况
 
   中小企业在快速成长中,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已经从采掘、一般加工制造、建筑、运输、传统商贸服务业等行业,发展到包括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在内的各行各业,从分散经营开始向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集中,从早期的以国内市场为主发展为面向国内外市场。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广泛参与市场竞争,推动了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发挥,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小企业中,小规模、低层次的民营公司为数众多,虽然这类公司的经营特点是投资规模小,自有资金有限,企业经营管理层次低,产品科技含量低,员工素质不高,市场竞争力有限。
 
   三、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管理存在的理由
 
   (一)货币资金内部制约较差
 
   会计、出纳岗位职责划分不清,缺乏监督和牵制机制。中小企业老板出于管理成本的考虑,往往要求财务人员“一个萝卜几个坑”,有的企业出纳除了办理涉及现金、银行存款的本职业务外,同时还兼保管银行存款全套印鉴、审核会计凭证等会计业务,而有的企业会计,偶尔也收取现金,一个人办理有关现金业务的全过程。
 
   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造成会计资料乱、漏的现象。中小企业所有者的“任人唯亲”,导致会计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有的会计人员“半路出家”,业务不精通,方便那些“有心人”利用各种手法贪脏现金。比如:利用工作之便,少开收据,隐瞒收人;涂改原始凭证的金额,达到多支出的目的。
 
   (二)应收账款周转缓慢
 
   由于中小企业大多处于竞争性行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往往急于扩大销售占领市场,大多采取更为灵活的赊销方式,使得销售收入增加的同时,应收账款也随之增加。中小企业在实行宽松的销售政策时,对信用的管理远远滞后,他们大多没有制定符合自己特点的信用管理政策,缺乏对客户及时付款的激励和惩罚措施,对信用风险的评估能力也严重不足。
 
   (三)存货积压严重
 
   中小企业对原材料采购大多采用经验法,缺乏科学管理手段,许多企业管理者注重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的节约或为保证生产经营的存货供应,一次性大批量采购,或大批量生产,造成存货资金过多占用。一方面产品销售不畅造成积压,另一方面原材料采购过多造成积压,双重压力大大增加了营运资本的需求量,加大了筹资压力。此时存货管理变得更加重要。
 
   四、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管理的策略
 
   (一)建立授权审批制度,各司其职,杜绝一条龙作假的现象
 
   货币资金支出审批手续的规范化、制度化,既可减少某些不必要的支出,也可以防止侵吞和挪用行为发生。具体可以包括:①授权权限,即审批人应当根据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②授权批准程序,有关部门或个人用款时,应当向审核人提交支款申请书,并应附有关的单证。审核人应对该申请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核,并核实该笔业务的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金额计算是否准确,支付方式、支付单位是否妥当等,对不符合规定的支付申请,审核人应当不予办理;接下来,审批人(企业负责人)应当对审核后的支付申请批复,最后交给出纳人员办理支付手续。
 
   (二)建立企业信用制度加快应收账款的回笼
 
   树立信用观念以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建立健全企业赊销制度,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制订赊销业务的信用标准,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研评定,与企业的赊销信用标准进行比对,确定该客户是否能够享受企业的赊销待遇。
 
   降低坏账损失风险。首先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立信用管理部门或信用管理岗位,专门负责信用政策的执行和管理。其次,建立客户资信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客户档案和对客户多渠道的`资信调查,以及在调查基础上对客户资信的分析和评估,及时掌握客户的资信状况,避开盲目信任造成损失。第三,要强化对欠款的追踪分析制约,从销售实现开始就应将欠款列入客户档案信息系统,及时与客户保持联系,查询收货情况和付款准备情况,及时督促客户付款,客户逾期付款应及时催款。最后,加强信用管理的内部制约制度,合理设置岗位和设置职责权限,确保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使各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还应加强对内部制约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避开制度流于形式。
 
   (三)增加融资渠道
 
   信贷融资。从企业自身角度来看,中小企业必须本着诚信的原则,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提供翔实可靠的财务数据,证明自身具有偿付能力和盈利能力。靠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这两条腿走路,中小企业才能获得资金支持。
 
   中小企业集合债。集合债,简单说就是由一个机构作为牵头人,几家企业一起申请发行债券,打包共同发行。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己经推出中小企业集合债,有效拓宽了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四)健全法律制度,完善法律环境
 
   统一金融法律事务的管理与运作,为建立完善的合法合规性检查机制奠定基础。面对我国企业处置不良资产在资产评估、资产重组、资产拍卖等资本运营中出现的一系列因缺乏法律依据而造成的不必要的资产流失的目前状况,我们应该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相应的《资产评估法》、《资产重组法》、《拍卖法》等相关法律,组建级别较高的法律部,使法律审查和诉讼事务统一运作、保证处置不良资产的法律环境。
 
   建立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捷径。根据现有规定,企业在回收资产时,应享受债权转让、诉讼时效中断、减交诉讼费等方面的法律优待。不良资产出售和重组过程中的审批、过户手续和税收方面存在不合理性,应减让对企业的法律管制。
 
   坚持实际操作中严密法律程序,实行审慎原则。企业在处置不良资产时,程序比较繁琐,因此,要加快加大法院等部门的审核处置力度,防止在执行过程中因时间的拖延而引起的人为道德风险;加快不良资产的清收工作,严格责任人制度,严惩处置不良资产不利的人员。  ;

简析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的管理

2. 一个企业的资本运营是怎样的

所谓资本运营,就是对集团公司所拥有的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存量资产,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增值。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把企业的资本运营分为资本扩张与资本收缩两种运营模式。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资本运营属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顶级人才。其需要优厚的财务管理知识、广博的金融学知识、超级深厚的银行渠道、企业背景。资本,在经济学意义上,指的是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即资金、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在金融学和会计领域。资本通常用来代表金融财富,特别是用于经商、兴办企业的金融资产。广义上,资本也可作为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
企资本运营业资本运营的规则如下:
1、现资本运营与核心能力的有机结合。资本运营是在企业内部形成的以资本效率和效益为核心的,实现资本有效增值的一种经营方式法。资本运营必须以企业核心能力为基础,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企业规模扩大和效益提高的同步运行。
2.实现企业经济实力与品牌优势的有机结合。品牌是一个企业成功进行生产经营的重要标志。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在资本运营中,既可作为一种资本入股,从而减少企业有形资本的流出,又可通过冠名权支持一个企业的持续发展。
3.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资本收益的有机结合。企业在资本运营过程中,应该计算、分析投入和产出的比例,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寻求效益的最大化法。
4.实现企业内部完善管理与外部规模经济的有机结合。企业要搞好资本运营,必须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明确决策、执行、监督三者间各自独立、权责明确、互相制约的关系。

3. 企业资本运作的方式

 关于企业资本运作的方式
                         为了指导企业资本的运作,我国对企业资本运作方式的研究也随之提上日程。下面是我分享的一些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企业资本运作的概念 
         资本运作是指企业对资本进行“谋划→决策→理财→投资”的所有活动,亦或是指企业对各种可支配的生产要素及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根据上述定义可知,企业资本运作的客体、动机、本质、结果分别是市场化的企业、企业利益最大化、企业产权交易、企业产权重划或转移以及企业资本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重划或转移。资本运作作为企业更高层次的经营活动,对实现企业资本增值最大化非常重要。为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对企业资本运作的研究,且此项研究的重点是企业资本的运作方式。本文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着重从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角度探究企业资本的运作方式。
          二、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本运作方式 
         根据企业成员的需要,企业往往会开展系列对外募集资金、交易资产或权益等活动,因此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本运作方式既包括对内的资本运作,又包括对外的资本运作。为此,本章节着重从下列两方面探究企业资本运作方式。
         (一)企业与外部资本市场间的资本运作
         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与外部资本市场间所开展的交易活动既可实现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边界的缩小或扩大,又可实现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边界始终保持不变。企业与外部资本市场间的资本运作方式包括对外发行股票、杠杆收购、抵押贷款等方式,以此实现企业内部资本的长期增长及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规模的无限扩大。跨世纪以来,企业并购风波风起云涌,而此预示着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扩大已成为众多企业进行资本集团化运作的必要手段由于企业与外部资本市场间所开展的交易活动会对更大的资本市场造成影响,因此企业必须高度关注任何能够改变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边界的'活动。与此同时,企业必须立足总的战略发展要求,开展系列扩张或收缩资本的活动,同时以充足的资源(比如人力、物力、信息等)做保证,并对与外部市场资本运作概况做监控。
         (二)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内部资本运作方式
         研究表明,企业母公司负责完成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内部资本运作,由此反映出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本运作主要由母公司来完成任务分配及资本配置。除此以外,内部资本运作对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内部资本运作方式包括资金的集中与分配、项目的投资、成员间股权与资产的重组或置换或售购、关联交易(比如抵押贷款、委托贷款等)。由此可见,尽管企业内部市场的内部资本运作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特征,但却多由母公司来实现集中化管理,且也多由企业的内部金融中介来实现资本的流动,因此企业的母公司往往表现出剩余收益追求动机及内部资本运作监督与激励动机。研究表明,资本集中管理模式能够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然而企业成员单位大多由独立法人组成,因此企业资本集中管理模式的建立必须以适度的分权为基础,注意此分权必须考虑到成员单位对企业战略发展的影响程度及母公司对成员单位的监控程度,且上述因素均对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内部资本运作造成影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资本运作方式的选择直接关乎到企业资本运作的成败,因此各企业必须结合具体的发展战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资本运作方式,由此实现企业资本运作的三大目标,即实现企业产业结果与股权结果的合理化;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扩大、技术创新实力的增强及企业风险的防范;实现企业利润增长率最大化。
    ;

企业资本运作的方式

4. 企业资本经营运作方式

 企业资本经营运作方式
                         资本经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阶段时所要采取的一种战略措施,它以生产经营为基础和起点,经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最终又回到生产经营,为生产经营服务。 下面一起和我来看看!
          一、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 
         资本经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阶段时所要采取的一种战略措施,它以生产经营为基础和起点,经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最终又回到生产经营,为生产经营服务。但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在经营对象等方面又有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一)经营对象不同。生产经营的对象是各种产品或劳务,经营的核心问题是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及变化趋势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如何生产。
         (二)市场条件不同。 生产经营面临的市场主要是商品市场, 经营者关心的主要是原料和产品的市场价格、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
         (三)发展战略不同。生产经营是一种内部管理型战略或称产品扩张型战略,即在现有的资本结构下,通过调整内部资源,包括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调整组织结构、提高管理能力等维持并发展企业竞争优势。
         (四)资本循环不同。生产经营中的资本循环一般依次经过供、产、销三个阶段,顺序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态。
         (五)收益来源不同。生产经营的收益主要来自向市场提供产品和劳务所取得的利润,并以此实现原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二、资本经营的基本方式 
         资本经营的方式在不同的论著中有不同的表述,从资本价值总额变动观察,资本经营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做加法,即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发展规模经济,取得规模效益;二是做减法,即淘汰一批长线产品和亏损企业,以及低水平、重复建设企业,为经济发展减亏解困;三是做乘法,即走联合、并购、控股、参股之路,在启动存量资产,缩短建设周期,促进存量资产优化组合的同时,实现规模经济,取得规模效益。
         从具体运作实践分析,企业资本经营的方式主要有五种:
         (一)股权转让式。股权转让式是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中发生频率最高的资本经营方式。它又可细分为协议转让与无偿划拨两种方式。股权转让的对象一般是国家股和法人股,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绝大多数是由国有企业改制形成的,且国有股、法人股在企业中占绝对比重,通过国有股权的转让与集中,成为上市公司重组过程中最迅速、最经济的一种方式。上市公司股权无偿划拨是指上市公司的所有者(一般是指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将上市公司产权(通常指国家股)无偿划拨给有关公司的重组行为。
         (二)并购、联合式。并购与联合是企业资本经营中最为活跃的运作方式。并购方式一般有购买式,即并购方出资购买目标公司的资产以获得其产权,并购后,被并购公司的法人主体地位随之消失;承债式,即并购方以承担目标公司债务为条件接受其资产并取得产权,这种形式在我国现实中应用最为广泛;控股式,即一个企业通过购买目标公司一定比例的股票或股权达到控股以实现并购的.目的;吸收股份式,即并购企业通过吸收目标公司的资产或股权入股,使目标公司原所有者或股东成为并购企业的新股东的一种并购手段;杠杆式,即指并购方以目标公司的资产为抵押,通过举债融资对目
         标公司进行并购的一种方式。据统计,1997年全球企业购并总额达12023亿美元。世界范围内并购浪潮最显著的特点是强强联合,继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出资126亿美元收购麦考移动通信公司后,波音公司购进拥有世界民用客机15%市场占有率的麦道公司,并引发了欧洲航空公司的联合。在我国, 继1997年8月广东TCL电子集团实现了与年销售额10亿元的河南新乡美乐电子集团的联合后:9月北京西单市场集团与北京友谊商业集团结束单体经营合二为一, 组建了北京最大的商业企业集团,总投资15亿元;11月由江苏南京地区四家特大企业金陵石化公司、扬子石化公司、仪征化纤集团公司、南化集团公司及江苏省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成中国东联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
         (三)资产剥离式。资产剥离是指将非经营性闲置资产、无利可图资产以及已经达到预定目的的资产从公司资产中分离出来。从表面上看是公司规模的收缩,但其实质是收缩后更大幅度更高效率的扩张。资产剥离使公司选择适合自己经营的资产,剔除自己不善于管理的资产,可大大提高公司资产运作效率。资产剥离的方式一般包括减资、置换、出售等。国外一项研究表明,与同业兼并相比,无关联行业兼并的成功率很低,这种兼并后的低效率往往使公司在兼并后重新剥离资产,出售分支机构和其他经营单位。如赛格集团在资本经营中,采取激活有效资产与流动无效资产并重的策略,在盘活有效资产的同时,采取种种方式,让无效资产也流动起来。在1993年至1996年4年间,对那些产品不适应市场需要,资产回报率低,且不符合集团整体发展战略的26家企业,果断地进行清理和解散。对一些承担无限责任、经济效益低下的6家租赁企业宣布终止经营, 对部分严重亏损的12家国内外销售网点予以撤消。对一些参股比例小、经营无前途的企业和虽然处于盈利状态,但从整体上看对集团发展帮助不大的企业进行股权转让,到1997年初,已转让股权10家,还有17家在洽谈之中。对一些因经营管理不善,亏损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根据《破产法》的规定,宣告破产。在4年间, 赛格集团成功地调整了50多家企业,收回资金2亿多元,使资本在运动中得到了增值。4年间, 集团不仅消化了历史上2亿元的潜在亏损,而且实现税后利润11.85亿元,其中1996年实现税后利润3.5亿元,比1992年增长了3.5倍。
         (四)租赁、托管经营式。租赁和托管这种方式能够在不改变或暂时不改变原有产权归属的前提下,直接开展企业资产的流动和重组,从而有效地回避了企业破产、购并过程中某些问题和操作难点,是现有条件下大规模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有效方式之一。如江苏大地集团租赁了停产半年多的黑龙江安达植物油厂、租赁了亏损的徐州利康尔食品厂,既解决了自己的生产线短缺问题,又盘活了闲置的资产。又如,1996年,南京金箔集团公司托管经营南京起重电机厂;鞍山一工采用期权方式托管辽工集团的三家合资企业等。由于租赁与托管并没有引起产权变更或资本易位,因此它们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资本经营。但与破产兼并相比,租赁和托管可以避免破产、兼并等某些敏感性问题,引起社会震动小,操作成本低,且能起到稳定社会、减轻政府负担的社会效应。因此有人把租赁与托管经营称为“承包的有效延伸,兼并的温和过渡”。
         (五)品牌经营式。品牌经营主要是利用名牌效应进行低成本扩张。名牌作为一项无形资产,具有强大的市场开拓力、文化内蓄力、信誉辐射力、资产扩张力和超常获利力。如无锡小天鹅集团利用“小天鹅”商标与武汉荷花洗衣机厂联姻,既实现了小天鹅的品牌价值,又盘活了荷花洗衣机厂闲置的生产线。双方战略合作3年之后,到1997年底,荷花洗衣机厂向小天鹅集团赠送3410万元固定资产的51%的产权,从此正式成为小天鹅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这是小天鹅集团由品牌经营迈入资本联合的新举措,也是国内企业重组方面的一个新动向。 在实务操作中,不同形式的资本经营方式可单独运作,也可结合在一起共同使用。
    ;

5. 企业的资本发展战略及资本运营?

从企业的角度看,它所拥有的是被称为法人财产的资产负债表左边的各项资产,这些资产成为企业的经营对象,而企业则成为资产经营的主体。企业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实物资产和其他各项相关生产要素组织好,经营好,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一个好的企业,就是可以在这些经营活动中产生比其他企业更高的效率,取得更高的回报。借用一句常用的话来说,企业的本职工作就是从事资产经营活动。相反,企业并不拥有被称为资本的资产负债表的右边各项的支配权与使用权,不是这些资本的所有者。因此,企业不能也不应该成为资本经营的主体。而企业的债权人和股东作为资本的所有者,才有权利从事资本经营并成为资本经营的主体。 
资产经营是以法人资产保值增值和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的,对具体的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和其他相关生产要素进行管理、配置和运用,使其发挥出最大的功效,以尽可能低的投入创造出尽可能高的产出的过程。一般来说,资产经营所追求的是专业化和特色化,即集中在经营者所擅长的资产经营领域内从事资产经营活动,创造出最大的生产利润。
资产经营的这些特点要求资产经营者必须具备:
1)对人力资本在内的各项具体生产要素的组合与配置能力;
2)对具体的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状况和前景的了解和预测能力;
3)优秀的管理能力;
4)知道将哪些资产组合在一起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其财富创造效用的能力;
而这些,正是对企业家素质的基本要求。
资本经营是资本所有者以在既定风险水平上实现投资期望收益最大化为目的,将资本投资于有关项目或企业的活动。根据现代投资理论,投资风险可以分解为可分散的非系统风险与不可分散的系统风险,而非系统风险得不到相应的风险报酬。同时,资本又具有易于分割,转移方便,投资于资产但又不直接参与实际资产经营活动的特性。因此,资本经营主要以多元化投资、构造满足投资者目标风险水平的充分分散投资风险(即尽量减少系统风险),且期望收益最高的投资组合为特点。总之,资本经营是通过对不同资产形态和不同资产经营方式的选择,通过将自己的资本转化为能够被最有效率的运用的资产,进而通过这些资产经营活动创造出的利润而获取益的过程。
由于资本经营的这些特点,资本经营者需要:
1)具备对投资对象的风险和收益关系的良好判断能力;
2)具备将具有不同风险的收益关系的投资对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最优的风险与收益关系的投资组合的能力;
3)具备以较少的资金调动更多资金或资本的能力;
4)同时,还需要具有选择善于经营资产的个人,即选择企业家的能力。
对从事投资基金管理的资本经营者来说,前三项能力更为重要;而对专门从事风险资本或创业资投资的资本经营者来说,最后一项能力更为重要。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资本经营与资产经营不论从经营对象、经营主体还是对经者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来看,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容不得混淆与错位。从财富创造的角度看,资产经营是物质财富创造源泉,只有资产经营的成功才能导致社会财富的真正增加,投资与资产的资本收益才具有物质保障与实际意义。相反,如果资产经营不成功,资本得不到有效的使用,所谓的资本经营无非是一场经济游戏,暂时的繁荣只能形成所谓的经济泡沫。从经营者能力的角度看,善于经营资产者不一定善于经营资本,而善于经营资本者也不一定善于经营资产。
比如,比尔·盖茨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但我们尚未看到他在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方面的卓越表现,相反,他本人却远离股市,将大量个人资产投资于美国政府债券。索罗斯是一个优秀的资本经营者,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在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牟取厚利,但我们也未看到他在经营工商企业方面的突出成就。事实上,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集两种能力于一身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必要的分工也就成为必然。善于资本经营者扮演着"资本家"的角色,他们既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本购买公司股票或债券从事资本经营活动,成为企业的股东或债权人;也可以成为金融企业的经营者,代那些拥有资本却不具有资本经营才能的个人来经营他们的资本。通过他们的资本经营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优秀企业家的选择),使善于进行资产经营的企业家得到充分的资金来购置资产,进行资产经营活动,使资产得到最以有效的运用。而具有企业家才能者则既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本购置资产从事资产经营活动,也可以通过替资本所有者经营资产而成为职业的企业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资本经营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正确地选择企业家上(选择正确的投资对象其实就是在选择能够经营好相应资产的企业家),而企业家的主要作用则表现为正确地配置和运用资产。资本经营者与企业家的完美结合,将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许多民营企业在创建之初,其经营者既是资本的投资者,也是资产的经营者。但究其取得成功的原因,多是由于创业者本人在经营某项资产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和优势,从而将自己的资金(资本)投资于这一领域,并通过自身的资产经营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其成功的根本在于善于资产经营,而这些企业将来的成功,也将主要依赖于其能够更好地完成更大规模的资产经营活动。

企业的资本发展战略及资本运营?

6. 企业的资本发展战略及资本运营如何进行?

从企业的角度看,它所拥有的是被称为法人财产的资产负债表左边的各项资产,这些资产成为企业的经营对象,而企业则成为资产经营的主体。企业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实物资产和其他各项相关生产要素组织好,经营好,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一个好的企业,就是可以在这些经营活动中产生比其他企业更高的效率,取得更高的回报。借用一句常用的话来说,企业的本职工作就是从事资产经营活动。相反,企业并不拥有被称为资本的资产负债表的右边各项的支配权与使用权,不是这些资本的所有者。因此,企业不能也不应该成为资本经营的主体。而企业的债权人和股东作为资本的所有者,才有权利从事资本经营并成为资本经营的主体。 
资产经营是以法人资产保值增值和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的,对具体的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和其他相关生产要素进行管理、配置和运用,使其发挥出最大的功效,以尽可能低的投入创造出尽可能高的产出的过程。一般来说,资产经营所追求的是专业化和特色化,即集中在经营者所擅长的资产经营领域内从事资产经营活动,创造出最大的生产利润。
资产经营的这些特点要求资产经营者必须具备:
1)对人力资本在内的各项具体生产要素的组合与配置能力;
2)对具体的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状况和前景的了解和预测能力;
3)优秀的管理能力;
4)知道将哪些资产组合在一起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其财富创造效用的能力;
而这些,正是对企业家素质的基本要求。
资本经营是资本所有者以在既定风险水平上实现投资期望收益最大化为目的,将资本投资于有关项目或企业的活动。根据现代投资理论,投资风险可以分解为可分散的非系统风险与不可分散的系统风险,而非系统风险得不到相应的风险报酬。同时,资本又具有易于分割,转移方便,投资于资产但又不直接参与实际资产经营活动的特性。因此,资本经营主要以多元化投资、构造满足投资者目标风险水平的充分分散投资风险(即尽量减少系统风险),且期望收益最高的投资组合为特点。总之,资本经营是通过对不同资产形态和不同资产经营方式的选择,通过将自己的资本转化为能够被最有效率的运用的资产,进而通过这些资产经营活动创造出的利润而获取益的过程。
由于资本经营的这些特点,资本经营者需要:
1)具备对投资对象的风险和收益关系的良好判断能力;
2)具备将具有不同风险的收益关系的投资对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最优的风险与收益关系的投资组合的能力;
3)具备以较少的资金调动更多资金或资本的能力;
4)同时,还需要具有选择善于经营资产的个人,即选择企业家的能力。
对从事投资基金管理的资本经营者来说,前三项能力更为重要;而对专门从事风险资本或创业资投资的资本经营者来说,最后一项能力更为重要。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资本经营与资产经营不论从经营对象、经营主体还是对经者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来看,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容不得混淆与错位。从财富创造的角度看,资产经营是物质财富创造源泉,只有资产经营的成功才能导致社会财富的真正增加,投资与资产的资本收益才具有物质保障与实际意义。相反,如果资产经营不成功,资本得不到有效的使用,所谓的资本经营无非是一场经济游戏,暂时的繁荣只能形成所谓的经济泡沫。从经营者能力的角度看,善于经营资产者不一定善于经营资本,而善于经营资本者也不一定善于经营资产。
比如,比尔·盖茨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但我们尚未看到他在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方面的卓越表现,相反,他本人却远离股市,将大量个人资产投资于美国政府债券。索罗斯是一个优秀的资本经营者,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在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牟取厚利,但我们也未看到他在经营工商企业方面的突出成就。事实上,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集两种能力于一身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必要的分工也就成为必然。善于资本经营者扮演着"资本家"的角色,他们既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本购买公司股票或债券从事资本经营活动,成为企业的股东或债权人;也可以成为金融企业的经营者,代那些拥有资本却不具有资本经营才能的个人来经营他们的资本。通过他们的资本经营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优秀企业家的选择),使善于进行资产经营的企业家得到充分的资金来购置资产,进行资产经营活动,使资产得到最以有效的运用。而具有企业家才能者则既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本购置资产从事资产经营活动,也可以通过替资本所有者经营资产而成为职业的企业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资本经营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正确地选择企业家上(选择正确的投资对象其实就是在选择能够经营好相应资产的企业家),而企业家的主要作用则表现为正确地配置和运用资产。资本经营者与企业家的完美结合,将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许多民营企业在创建之初,其经营者既是资本的投资者,也是资产的经营者。但究其取得成功的原因,多是由于创业者本人在经营某项资产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和优势,从而将自己的资金(资本)投资于这一领域,并通过自身的资产经营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其成功的根本在于善于资产经营,而这些企业将来的成功,也将主要依赖于其能够更好地完成更大规模的资产经营活动。

7. 企业资本运作的管理

定格: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
克隆: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企业
整合:你就是这样一个企业不论是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还是集成经济,其目的除了强化企业核心能力机制之外,其另一重要侧面是增大核心能力从而整合企业的实力、规模,而企业核心能力之实力赖以增大,企业赖以扩张的根本实力条件,是以市场结构为基础推进资本运作的战略管理。凡兼并、收购大半为战略行动。这种以企业核心能力为主线实施的资本运作,一定要以总体的战略意图为导向,在总体战略思路精心设计、周密策划指导下进行,这是作为战略家的企业家实施资本运作必须给出的首位谋划。近些年来的资本运作实践表明,相当一大部分企业并购的失败,在于没有战略指导,更深层的剖析表明,人们根本不懂战略意图,当然也就无法作出同目标市场对接战略谋划。贯彻四条导向原则能力学派管理专家提出:业务流程再造的关键是把企业的内部组织和产品---市场战略有效连结起来,就是变业务流程为战略性资产。所谓战略性资产亦可认定为具有(体现)企业核心能力的资产,因而以核心能力为主线。进行资本运作的主旨在于,透过各个层面将资本运作直接同市场结构联系起来。要如此,就必须贯彻以下四个导向的原则:A、产权重组以产业重组为导向。我们不能为重组而重组,产权重组只有按产业结构进行重组才能直接体现核心能力的要求;B、产业结构重组以产品结构重组为导向。产业结构只能以产品结构为实施形式;C、产品结构重组以市场开发结构重组为导向。如从产品的市场开发时序上说,每种产品的市场开发都存在有现实、潜在和未来三个层面;再如从市场开发可能性上说,都有忠诚度目标客户、满意度目标客户、一般客户等几个层面等等;D、市场开发结构以居民消费结构、消费时尚重组为导向。国美敢于进军中国家电名牌密集的青岛市场,首要的因素是瞅准了青岛地区家电价格高于外区10%至15%的这一可能的利润空间。三步曲:定格、克隆、整合成功的资本运作,在具体作法上,要实施一定格、二克隆、三整合的“三步曲”。关于定格。资本运作中,作为兼并目标公司的公司,首先要对现时点上自己公司本身的管理模块进行定格,为“克隆”准备母体。海尔兼并红星,或德隆兼并汇源等等莫不是先以对自己管理模块进行定格为前提来实现的。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整体定格。这是整体思路、总体设计的定格。首要的是企业同客户在“价值、战略、价值曲线”上的“对号”,这是前提,又是主要内涵之一。在此基础上,再作出以彼此忠诚度为核心指标的互动关系模式,由此作出以核心能力、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企业整体运作模式和战略发展的整体模块。联想培训新员工要求“入模子”的“模子”,海尔对拟使用海尔品牌的合作者要求必须经过五道关卡的“控制条件组合”等等都是这样一些整体定格。其二,分项定格。这是指开发、营销策略、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开发、企业文化等等子系统的可操作性的总结、概括和精细的认定。其三,特殊定格。这是指对最能体现本公司个性特色的核心理念、关键技术的更为深层开掘性的定格。关于“克隆”。实质上是指要进行三方面的制度创新。毫无疑问,首先要在已定格的三个层面上进行复制、拷贝。这本身是比较简单的,问题在如何进行由此引出的创新上,仅仅照搬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这起码要进行三方面的制度创新。这三种创新分别是:A、公司管理体制基本定格性的创新。公司既要科学认定以往的经验,又要进而转向现实层面进行创新。无论是国际上的GE、IBM等等,还是国内的海尔、联想等等莫不如此。B、“克隆”于购进公司的复制性创新。这即是本集团公司在其作为母体公司的管理基础上对子公司管理的创新。C、基于“克隆”及其他有关方面的再造所引出更高层次上的大整合创新。这是指由并购新公司造成的整个集团公司基于更高层次的资源配置、市场整合要求,进行全方位、多层面、多视角的制度创新。例如整个业务流程扁平化改造之后集团领导体制的设计与再造;再如,组织结构再造、调整与重构;再如,企业业务的组合调整及其尔后行业的集团总部体制及相应的向下延伸,市场体制的调整与再造等等,都要作更加细致的考虑。这里最关键的一条是必须实行彻底的理念革命。关于整合。整合,当然亦要在三个层面上进行,要掌握好技术、经济等等方面的相关度问题。要抓好核心能力机制再造、重构,要进行管理团队、企业文化整合等等。不过我以为,更为重要的不在对这些整合内涵的认定上,而在于对这些内涵整合机制上,即“如何整合”上。其关键点是整合的方向、标准、整合行动的坐标系统问题。尤其是在今天,人们更重视战略联盟,双赢格局的背景下面,更要求符合公司未来发展之趋势的要求,而非按一方意愿行事。由此可见,除了个别公司的个性化特质外,公司发展的一般趋势便成为整合的一般行为指向了。参考学者周研关于未来公司发展趋势的描述,企业资本运作中的整合,必须把握好如下十个方面的特点:其一,既要重视物质生产、货物配送等有形方面的价值创造,更要重视以研发、品牌经营、资产重组、产权经营等无形方面优势攻占利润制高点。其二,既要重视固定资产或资本的实力,更要重视公司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能力创新,要让知识同资本所有者共同承担公司治理。其三,既要重视企业现有生产能力和优势的发挥,更要把技术、管理和制度创新当作获得新优势的根本途径。其四,既要围绕产业结构分析和全球化竞争策略分析来进行公司战略制定,更要紧紧以核心能力为主线,制定和实施公司战略管理。其五,既要注重整个营销从4P(商品、价格、渠道、顾客)向4C(消费者、成本、便利、沟通)的过渡,更要突出以顾客信赖为中心,全方位、多视点地推进概念营销、网络营销、关系营销等多种策略形式。其六,既要积极推进专业化分工、战略管理,更要以此为平台,加快企业向个性化、柔性化生产方式转变。其七,既要大力强化产品生产(服务)质量、物流配送、资金核算等等流程机制,更要在此平台上,从更有效,更具体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和速度方面获得竞争优势。其八,既要继续抓好事后的、限于利润目标的战术性的财务管理,更要注重直接参与经营过程的、开放职能的、更注重公司未来价值(包括无形资产价值)的战略性财务管理。其九,既要重视已有的显性的知识(信息、技术、产品、人才和理念、品牌、文化、声誉等等)资源的使用,更要注重其隐性部分知识向显性化转变的开发。其十,既要重视按契约、规定进行工作情况都能毫无争议地被观察到的人力资源管理,更要在积极营造互相尊重、充分授权、发挥员工主动性、创造性的氛围中,更深入地发挥员工潜能。
一、电力集体企业改制的内容是什么
(一)电网企业集体企业与东北试点地区集体企业经营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从经营情况看,国家电网公司系统集体企业普遍经营正常,主要围绕电网主业,以电网建设、电工设备制造和其他服务业为主,企业经营基本稳定,形成围绕电网建设和运营的产业链和价格链组合。而东北试点地区厂办大集体普遍经营困难,据对东北地区厂办大集体的不完全统计,离岗失业的职工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强,大量集体职工离岗失业后,相应的生活、社会保障和再就业问题难以解决。另外,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厂办大集体企业与试点企业虽然同样存在集体企业对主办单位较高的业务依赖性,但关联方交易的规范性程度存在较大差别。试点地区的部分厂办大集体,由于历史原因,与主办国有企业之间存在资产相互占用、土地房产等资产产权不清等情况。与此对应的是,国家电网公司系统集体企业虽对主业依赖性相对较强,但在国家电网公司自我规范和外部财政、价格、审计、税务等部门严格监管下,主业与集体企业资产产权相对清晰,基本不存在相互间资产无偿占用情况(除个别违规现象外),主业与集体企业关联交易规范,基本符合公平市场交易原则。
(二)电网企业集体企业主要业务与主业业务存在紧耦合关系
前已述及,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所集体企业以电网建设、电工产品制造和其他服务业为主,其中以电网建设(包括设计、施工、监理等)和电工产品制造份额居大,其中电网建设业居于市场垄断地位,电工产品制造业以独立市场主体身份参加国家电网招投标平台参与市场竞争。从产业链角度看,电网建设和电工产品制造均属于电网企业电力供应主业的产业上游,形成对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主业的有力支撑。电网集体企业中电工产品制造和电网建设业正属于国家电网“同心圆”产业布局中的两个重要产业:电工装备制造产业和电建业。由于这些业务与电网的电力供应主业在产业布局中属于紧耦合关系,实际上不论国家厂办大集体政策如何走向,都属于国家电网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整合对象。
(三)电网企业利用自身力量解决集体企业存在较大可能性
国家电网公司在国家电网电科院召开直属科研产业重组整合工作部署会,讨论国家电网电科院、中国电科院以及中国电力装备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电装备)的内部资源重组整合事宜,并宣布了公司直属科研产业重组整合方案。直属科研产业重组整合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原则是:将支撑电网核心业务的科研与产业全面分开,明晰直属科研单位与产业单位的功能定位,打造上规模、上水平的科技型产业集团。根据整合方案,重组后,国网电科院将重点发展电力二次设备、工业自动化设备、智能用电设备、信息通信系统以及中低压电气设备等产业;适度发展直流输电、电力电子和电站辅机等业务。中电装备为电力电子和国际EPC总承包业务的产业载体,中国电科院则为科研单位。从上述情况看,国家电网发展战略对于解决集体企业问题提供了机遇,电网企业现有集体企业中的制造业可以顺势纳入国家电网直属设备制造装备体系,而电网建设业也可趁势纳入国家电网公司各大建设体系,为各级供电企业的电网建设打造自己的施工和项目管理力量。
(四)试点地区的经验表明利用自身力量解决集体企业问题更有利于集体企业改革
从部分中央企业试点经验看,由于有一些中央企业的厂办大集体目前经营情况还不错,大集体职工安于现状,改制愿望不强,这些大集体企业的人员不想离开主办企业这条大船,抱有主办企业有饭吃,就少不了我们粥喝的想法,对改革后的企业预期不理想。同时大部分中央集体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是主办企业派出的,身份为国有企业正式员工,他们一旦撤出,集体企业将出现管理上的真空。有关调查发现,集体企业改革后,主办企业派出的员工全部撤回,新选出的集体企业负责人没有管理经验,结果原本经营状况不错的企业变成了烂摊子。集体企业改革后,主办单位的管理人员又不愿意留在集体企业,一旦撤回,集体企业又出现管理真空,陷入两难的境地。这种厂办大集体改革后的状况应该在电力企业厂办大集体改革中竭力避免,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利用自身产业整合策略实现集体企业的有序重整和改革,是避免电力企业厂办大集体改革陷入困境的有效办法。

企业资本运作的管理

8. 民营企业资本运作方式

 民营企业资本运作方式
                      产业经营是加法,资本运作是乘法,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人士奉为圭皋。单做产业经营是滚雪球的做法,一加一等于二,不能迅速扩张规模以占领市场空间;而在产业经营的同时搞资本运作,就可以以一变百,迅速增强企业的实力。很多成功的民营企业家都是经历从微观到宏观,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逐渐认识资本运作的,其间不免走过不少弯路。
     一、民营企业资本运作的作用 
     (1)扩展融资渠道 
    我国民营企业从行业分布上看,主要包含餐饮或者是娱乐等易于发展起步的企业。这些企业的特点是固定资产受到限制,尤其是当企业的发展需要更多资金时,需要进行银行的抵押或者担保,但是经常会找不到合适的抵押资产从而难以实现贷款,从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资本运作来解决该问题,例如国内著名企业海尔先后通过承包并购以及股权转让的方式吸纳了多途径的资金从而拓展了融资途径。
     (2)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在并购取得其他企业的股权后,相互之间的管理文化会进行必要的融合,企业之间的管理水平能够互相促进而得到提高。核心团队是一个企业管理层的关键,而核心团队的组建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是通过并购的方式进行整合,被并购企业的团队精英很容易被新的企业吸收,从而实现快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3)促进企业规模扩充 
    国内民营企业并购之所以时有发生,和企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我国引领潮流的媒体企业-盛大网络通过其文学、游戏等主体业务和其他与人们生活娱乐密切相关的业务,为不同的用户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服务项目。盛大能够选择时机进行企业结构的转变,在海外上市融资,既加速了企业的发展进程,又扩充了企业发展规模,非常明智。可以认为,资本取代技术是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必然手段。
     二、企业资本运作现状 
     (1)制度有待完善 
    资本运作的良好运行,首先需要有稳健完善的制度保障。我国制度发展进程中,由于过于注重企业和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建设相对落后。曾经风云一时的企业,最后下场惨淡,例如三九、科隆、德隆这些资本市场上曾经的宠儿都走上了这条老路,无疑暴露了我国制度上的缺陷。
     (2)渠道有待扩充 
    企业筹资的主要场所是资本市场,但是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没有形成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国内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尚且非常狭小,缺乏活跃性强的私募资本市场,而事实上,民营企业资本有必要通过私募资本市场筹集,然而国内金融体系对该市场的保护不足,而且存在诸多限制。
     (3)监督有待加强 
    当前国内对于资本运作的监管不是很到位,主要表现在国有资产流失时有发生,例如一些公司通常采用少量资金并购一家快破产的企业,随后通过资金的包装以及账目上的伪造等向银行贷款,从而控制一个或多个资金流通很好的企业,该类的灰色操作难以通过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掌控。
     三、企业资本运作相关建议 
     (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资本运作的成功前提是金融体制的稳定有效,在资本运作过程中,金融手段和工具都依赖于金融体制的完整。因此,有必要贯彻十七次大会提出的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指导精神,加强金融业务的创新程度,以有利于资本运作规范有效的借助于金融工具来实现。其次,扶持专业中介咨询机构,以及中小金融企业的壮大。最后,还要重视企业和银行的对接工作,积极将优秀的企业运作项目推荐给相关银行。
     (2)完善国内资本市场 
    一项成功的资本运作离不开专业人员的系统策划,同时也需要资本市场才能最终实现。但是国内资本市场并不完善,特别是与民营企业创业相关的风险投资市场不发达,有时不得不借助国外风险投资来扶持。其次,我国专业法律法规分散,而且存在一定漏洞。比如,时有发生的企业高管股权收购方式,就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国内民营企业的发展,有必要以创新思想为指导建立健全资本市场,加强对风险投资和企业上市融资的扶持,对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以规范国内企业的资本运作,尤其是要防范国有资产的流失。
     (3)规范资本运作程序 
    企业的资本运作一般比较繁琐,迫切需要明确的规定,但是国内的一些资本运作程序上存在暗箱操作等违规行为,因此要以有效的规范程序为基准,加强资本运作方面的监管。不论程序和制度上,都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事前行为机制,从而对企业进行更多的保护、扶持和监管,真正做到引导企业的稳步发展。
     (4)实行多元运作模式 
    国内资本运作的发展要在传统模式为主力军的基础上,注意参入新的方式元素,保证多角度多元化的探索,包括承包租赁或者是上市融资等资本运作方式。积极鼓励有实力和信誉有保证的民营企业参与国资的重组管理,从而实现民企的高效规模扩张。
     (5)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促进企业发展的政策走向频繁出现,但是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其没有及时了解全新的优惠政策,从而可能失去发展机遇。因此,要求政府要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在包括网络、报刊等媒介的宣传使得各种政策深入企业,使之能谋定而后动,从而提高资本运作的成功率。
    资本运作对于国民企业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通过进一步完善资本运作制度,健全资本市场,规范监管法规,实行多元运作模式,同时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必能够在促进资本运作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